仿制药可以替代原研药品发挥相同的临床作用,起到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集采常态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推进,药企们正积极推进过评工作,且竞争激烈。数据显示,截止今年7月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总受理号依旧达到4112个,通过受理号2603个,视同通过2205个。
可以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之争早已打响,并且药企都在竞争首家,或挤入前三家。那么,目前哪些药企拿下首家品种数量居多呢?
从各家药企的公开信息来看,扬子江、齐鲁、中国生物制药、石药、恒瑞等药企都在争抢首仿上表现积极。
米内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扬子江药业105个品种过评,其中25个拿下首家。105个过评品种主要集中在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等治疗领域。
齐鲁制药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领域一直处于积极的地位。截至今年4月底,公司已有100多个产品通过或视同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其中43个拿下了国内首家。这百个过评药品主要集中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全身用抗感染用药以及神经系统用药等领域。
中国生物制药截至4月22日已有85个品种通过/视同过评,其中首家过评品种有32个。其过评的品种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等领域。
石药集团也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面积极发力,米内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石药集团已经有78个品种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21个品种拿下首家,78个品种涵盖8个治疗大类,主要集中在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赛道。
另外,恒瑞医药目前已有60个品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其中31个拿下了首家,仅2022年至今,恒瑞拿下的就有8个首家/独家过评品种。其31个品种涵盖12个治疗大类,主要集中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等治疗领域。
对于药企而言,品种过评有利于公司的后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于过评的药品品种,将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推进仿制药过评工作以外,近年来已有不少医药公司在创新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以齐鲁制药为例,近五年来,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已从2017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3.2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6%持续增加到近10%。再比如,齐鲁制药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达到38.2亿元,占集团收入的142.2%。其中,创新药及生物药的研发投入占比已经超过了70%。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