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药物是抗体偶联药物的简称,是由靶向肿瘤特异性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不同数目的小分子毒素通过连接子(linker)偶联组成,将细胞毒药物连接到靶向肿瘤的单克隆抗体而构成的复合体。由于具有耐受性高、靶点识别准确、药效显著、毒副作用较小等优点,近年来ADC药物已成为众多药企重点布局的赛道。
今年以来,包括强生、葛兰素史克、默沙东等跨国大药厂,就在纷纷开始买入ADC药物。如在2月份,强生就以4000万美金首付款的价格与Mersana公司达成合作,将利用后者的技术平台开发ADC药物。而随后,葛兰素史克又以1亿美元的首付款,13.6亿美元的里程碑款,买下了Mersana公司临床前的HER 2 ADC。
随着2019年重磅ADC药物DS-8201的成功,其实近年来越来越多药企正在布局ADC领域,与此同时,ADC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也在不断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ADC药物交易数量已从9例,增长到了28例;交易的首付款也翻了2.5倍,2017年平均为3.8亿美元,2021年已经增长至至9.4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更是翻了3.84倍,2017年ADC药物交易总额不过21.95亿美金;但到了2021年,交易总额涨到了84.42亿美金。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市场对于ADC药物的预期正越来越高。
当下,面对火热的ADC药物赛道,国内药企也正在加速分得一杯羹。除了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等已上市药物外。在ADC开发进度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国内也已共有67个ADC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其中,3个正在申请上市,9个处于Ⅲ期临床,8个处于Ⅱ期临床,87个处于Ⅰ期临床。
据悉,在9个处于Ⅲ期临床的药物中,包括科伦自主研发的SKB-264、东曜药业自主研发的TAA-013以及浙江医药引进的美国Ambrx公司的ARX788、杭州中美华东制药引进的ImmunoGen公司的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有研究指出,未来3-5年有望成为ADC药物集中上市期。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加速ADC药物研发创新外,国内药企还在通过加速该药物的“出海”,来抢占更多市场。如今年7月,科伦药业和石药集团在3天内就先后宣布两款ADC药物(即抗体-药物偶联剂)分别授权给默沙东和一家美国生物制药公司,交易金额合计超过20亿美元。而早在2020年,荣昌生物对外授权维迪西妥单抗还创下了26亿美元的交易纪录。
业内预计,在ADC成国内外药企聚集之地的过程中,ADC药物将进入“群雄逐鹿”竞争阶段;与此同时,各大企业间的创新大战也逐渐加剧,尤其是热门靶点,如HER2和Trop2等。在此背景下,对于先入者而言,相比后来者或将会更有优势。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