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医保资格”都被认为是零售药店的稀缺资源,很多药店都希望获得医保定点资格,为药店吸引客流,提高销售业绩。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地却都相继传出了大批零售药店要退出医保的消息。8月4日,广东惠州市医保局发布公示,经现场核实并报相关主管部门,拟对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正康药店等109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终止服务协议。
据了解,在惠州市公布的109家药店中,大部分为单体药店。而值得注意的是,经查询,业内发现发现惠州市的药店除部分已注销、协议自动终止的药店外,还有大批仍为在业状态的单体药店也终止了医保协议。
不仅是广东惠州,其实今年以来,福建莆田、广西贵港、河南平顶山等地医保局都发布了相关公告,多家药店申请终止医保定点服务。如4月15日,广东省东莞市医疗保障局发布解除7家零售药店医保协议的通知。通知显示,这7家零售药店因经营调整提出解除医保协议的申请。换句话说,这7家零售药店是主动申请解除医保协议的。
1月24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政府网站发布公告表示,6家医保服务定点零售药店提交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终止申请备案表,现解除该6家零售药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疗保障服务定点协议,取消其医保定点服务资格。
1月10日,吉林省松原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发布公告称,9家零售药店主动申请退出医保定点,为了进一步加强定点医药机构的协议管理。自2022年1月10日起解除以上九家零售药店医保定点服务协议……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在业药店退出医保原因,需要分清谁是主动方,如果医保中心主动解除,一般是药店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如果药店是主动方,很可能是压力太大。
目前,从整体来看,大批药店都是主动退出医保,这背后,业内认为主要是由于两大原因:一是零差率。市场化的零售药店不能像医院那样获得补贴。因此,零差率下,药店经营药品的成本就没有地方开支。要么亏本经营,要么挤压其他商品销售的利润。二是禁非。少数县级医保部门不允许医保定点药店销售非医保药品或非药品。但一直以来保健食品、化妆品及普通食品等,都是药店的高毛产品,这对药店盈利能力的影响较大。
在以上因素冲击下,大批药店主动退出医保也在情理之中。当下,医保部门已看到了这些问题,正在设法弥补。如针对零差率,现在各地就已出台了不同的地方政策,大致就是允许加价15%左右,以保证药店经营药品不致亏本。而对于禁非,也已经有多个省级医保部门发文禁止。
实际上,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因为自身经营风格的不同,而选择主动退出医保,以及出于其他原因而被动解除协议的药店还有很多。但需要明确的是,医保定点药店的管理一直是动态的,有进有出才是常态,而当下留在医保中的药店仍是主流。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