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药股又集体走强,其中中药涨1.57%,化学制药涨1.54%、民营医院涨1.42%。在券商看来,前期医药板块已经筑底,未来医药结构性行情可期,建议关注三大主线。
一、未来医保压力将成为常态,寻找医保免疫赛道
一方面,可以关注自主消费品种比如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以及医美、眼科器械等比较高景气的赛道。
另一方面,药械板块也被业内看好。业内认为,药械板块经历一年多的剧烈回调,后市资金或流向风险收益性价比更高的药械板块。“医疗器械板块的成长空间是比较大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进,向市场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同时目前医疗器械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长期投资性价比较高。”
二、关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主线
这条主线主要包括中药、医疗服务、医药外包等板块。其中,中药板块持续受益政策利好、产品提价、国企改革等影响,业内认为品牌OTC中药具有自主定价权,其它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板块整体估值性价比高。
三、医药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尤其是医药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药制药设备及耗材、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影像设备等值得关注。
其中,生物药制药设备及耗材受益于国内生物制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及自身工艺进步,需求旺盛。中信建投此前发布的研报数据显示,全球生物药市场空间将由2019年的2860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7680亿美元;我国生物药市场空间将由2019年的3120亿元增至2030年的13030亿元。同时,全球一次性工艺渗透率在不断提升,国内一次性工艺产能规模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目前国内的生物药制药设备及耗材主要由进口厂家占据高端市场,这意味着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自疫情以来也发展快速,随着研究手段及实验技术的进步,以及资本不断入局,行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5-2019 年, 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投入由 1166 亿美元增加至 1514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6.7%;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由 434 亿元增长至 866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8.8%。
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影像设备具有高壁垒,长期由外资垄断高端市场。不过近年来,在部分具有实力的国产企业不断发力下,已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有望在未来实现进口替代。随着政策红利,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业内预计中国影像设备市场有望迎来新机遇,同时国际市场蓄势待发,头部企业有望拥抱更多发展契机。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430亿美元,其中我国市场规模达537亿元人民币,2015-2020年CAGR分别为3.3%和12.4%;预计2020-2030年将分别达到627亿美元和1085亿元人民币。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