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中成药集采范围将扩大,中药企业该如何应对?4个方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4  浏览次数:94
以省级及省际联盟采购为主的中成药带量采购工作正在推进。继山东省之后,北京近日也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84个药品纳入带量采购药品目录。
 
  中成药集采已成趋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未曾参与湖北、广大两大中成药集采联盟的省份开展集采,另外,中成药品种的集采范围也会陆续扩大,业内预计未来中成药产品或进一步降价。那么,在此背景下的中药企业该如何应对呢?
 
中成药集采范围将扩大,中药企业该如何应对?4个方向(图片来源:制药网)
 
  加大研发创新
 
  从地方推行中成药集采的进度来看,中成药企业过去躺着赚 钱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药企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走上创新之路才能推动发展。
 
  实际上,创新也是近年来政策支持的方向。近些年,中药审批审评明显提速,政策举措更加健全,从地位、研发、使用、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
 
  在利好政策支持下,中药创新潮流涌现,中药创新药迎来了爆发。《2021国家中药监管蓝皮书》显示,2021年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了12个中药新药(含9个创新药)上市,另批准34个中药临床试验,这一年也是近5年来获批中药新药和临床试验数量创新高的一年。甚至有行业人士预计,未来几年,中药新药每年审批上市的数量都将超过12个。
 
  业内认为,在申报端,中药注册分类正化繁为简,将创新中药单独列出,并且在支付端的医保谈判中的中药具备优势、降价温和,预计布局中药创新药的公司将脱颖而出。
 
  全产业链布局
 
  万联证券则在研报中指出,中成药集采扩面将对生产企业上游资源协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在成本端有优势的企业,才能在集采趋势下长期获得收益。该机构看好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
 
  中药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中药农业以及为中药行业提供相关设备的行业等,例如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器械研发基地。目前,不少中药企业积极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包括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智慧中药研发基地等。
 
  例如,广药白 云山积极开展产业链的强本固基工作,包括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完善涵盖药材及饮片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追溯体系。
 
  湖南易能生物则重金打造“湖南易能生物医药智慧中药研发基地”,将中药的研发与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为一体,创新了中药研发新模式,有利于减少药物研发成本、提高药物研发效率。该基地预计将于2022年底投入使用,基地全面建成达产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发展院外市场
 
  上述机构还指出,集采有利于院外市场的发展,企业将更有动力发展零售端等院外市场的布局。
 
  华安证券也指出,集采常态化的趋势不可改变,厂家需要更多策略去适应。而院外市场(零售端)和上游市场(中药材)等方面不会受到短期集采影响,是厂商延伸拓展的新方向。
 
  目前中成药集采已成板上钉钉,地方陆续开展集采为国采积累经验,未来若中成药被纳入国采,叠加合理用药、医保支付改革等政策,整个中成药医疗机构市场将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预计零售药店将成为新的战场。
 
  把好质量关
 
  药品属于关系人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在集采的质量保障方面,包括产品的品种遴选、入围、履约保证等方面均面临质量要求,并依靠招采信用评价体系配合相关部门强化产品质量监管。
 
  从中成药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集采常态化下,除了把控成本,质量关是关键,这也被视为企业进入集采的关键要素。目前针对仿制药,集采以通过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作为可参加的“入场券”,以进一步实现高质量仿制药的临床替代。
 
  总的来看,中成药企业对内需做好生产各个环节的成本把控,并严格按照药品的质量要求进行生产,抓好质量和成本关,才能赢得更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