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致力于肿瘤靶向双配体药物偶联体(bispecific-Ligand Drug Conjugate, bi-XDC)创新药物研发的同宜医药宣布顺利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惠每资本领投,园丰资本、农银国际、一村资本等跟投。老股东通和毓承等持续加注。
PDC之所以受到科研人员和资本的青睐,主要是其被寄予了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克服化疗药物的循环半衰期短和脱靶副作用的希望。
国内外药企纷纷布局,PDC赛道有多火热?(图片来源:制药网)
什么是PDC?
如今,偶联药物已成为制药行业非常热门的赛道之一,除了传统ADC研发火热以外,新型偶联药物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多肽偶联药物(PDC)由靶向肽、细胞毒性药物和连接子(linker)三部分构成,是将靶向肽作为靶向给药载体,与毒性药物分子共价偶联,来增强药物的靶向性。与传统ADC等类型的单靶点偶联药物相比,PDC靶点更丰富,且毒性小、成本低等优点显现。
目前全球代表性PDC药物研发的适应症种类丰富,包括食道肿瘤、脑瘤、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胃肿瘤、卵巢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胰腺肿瘤、晚期实体瘤等。
国内在研的PDC药物适应症则包括复发性肿瘤、消化道癌、前列腺癌、肺癌、消化系统癌、乳腺癌等。
可见PDC药物研发的适应症范围之广泛,也可见其被寄予的厚望,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外药企纷纷布局
头一款PDC药物诞生于2018年1月26日,彼时FDA批准了诺华子公司的Lutathera,用于治疗胰腺或胃肠道一类癌症。另外,大批药企也在布局PDC赛道,主要以国外药企为主,包括Bicycle Therapeutics、Cybrexa Therapeutics等。近几年,随着国内药企的飞速发展,我国也有药企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国内,同宜医药基于Bi-XDC技术平台开发的双靶向-配体偶联体CBP-1008进展较快,目前正在进行Ia期临床试验。另外,同样基于Bi-XDC技术平台,同宜医药还开发了以FRα和PSMA为靶点,MMAE为载药的第二款双配体偶联药物CBP-1018,这是国内头个自主研发的PSMA靶向偶联药物,临床试验已于中美同步进行,目前正处于I期剂量爬坡阶段。
盛诺基医药与Angiochem公司合作开发的乳腺癌脑转移新药SNG1005,正在中国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据悉,这是由紫杉醇分子与化学合成的多肽结合形成的偶联物,也是国内进展居前的PDC项目。
据盛诺基招股书披露,根据其对 SNG1005 研发规划的新的合理预计,拟于2022年3 月(原定时间为2021年6月)左右开展两个临床试验,于2025年申请上市并开展商业化。这两项临床试验批件有效期分别至2022年5月28日和2022年8月5日。不过如果SNG1005 的CMO厂商Cenexi公司未能在2022年5月前生产出合格药品,则盛诺基无法在此之前顺利开展临床试验,将导致临床试验批件失效。
另外,泰尔康生物和主流生物等药企也有布局PDC产品,目前尚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泰尔康生物主要聚焦于多肽偶联药物(PDC)及多肽靶向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多肽靶向抗癌药物与靶向免疫抑制药物。今年1月份,泰尔康还完成了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仙瞳资本领投,石药仙瞳、星宏盛、红崖智如、邦勤兴睿和智融创业等资本方跟投。所筹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现有新一代靶向抗癌多肽偶联药物(PDC)Tye-1001项目的临床前研究和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团队建设。
泰尔康生物表示,未来将力争推进多个相关产品进入临床前研究,IND申报以及后续的临床1/2/3期试验等,希望早日为病患提供有效的、更好的靶向治疗药物。
下一个十年或将迎来黄金爆发期
虽然PDC前景被看好,但其自身存在循环稳定性差、口服给药效率低等缺陷,对此一些研究正在尝试改进这些缺陷。即便如此,国内药企要在这一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还是存在同质化竞争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创新来提高竞争力。
业内认为,未来具有正确设计和靶标的PDC将影响靶向治疗市场,预计下一个十年或将迎来黄金爆发期。
同宜医药方面表示,本轮募集的资金将着重用于Bi-XDC管线的临床开发的推进,以期更快进入市场,包括CBP-1008中国关键注册II期临床试验、CBP-1018中美临床I/II期试验、CBP-1019中美临床I期试验、CBP-8088(C-PROTAC)中美IND申请等。希望通过在药物研发上的持续创新,能为世界各地的患者提供临床上新的选择。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