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退市大潮中,“余粮”不足的 Biotech 如何求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4  浏览次数:105

       据相关新闻报道显示,2022年6月28日,*ST海医将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多名高管因违规收到证监会警示函,企业方虽极力争取,但挽回退市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且在此紧要关头作为览海医疗实际控制人的密春雷却已失联了近半年,将企业的运营决策工作交由下属,也使得*ST海医的退市之路更难再掀波澜。

       另外,回顾开年至今,不止*ST海医,如同济堂、辅仁药业、紫鑫药业、延安必康等不少知名上市药企都不同程度的暴露出了一定的退市风险,更使医药市场心头的“退市恐慌”加深一分。

       甚至,就连“biotech企业”也被退市风波卷入了其中,不知不觉已经有人开始猜测是否很快国内第一家退市biotech企业就会出现?

       现金流维持成为biotech企业避免退市的首要因素

       5月24日,GenoceaBiosciences宣布退市,并将解雇所有剩余员工。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biotech企业历经16年挣扎,却仍难逃退市厄运,让人们意识到“就算biotech企业,也有退市风险。”

       据相关资料显示,GenoceaBioscience之所以走到退市地步,其现金流维持最大的问题,截止退市当日,其账上仅剩下2010万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及760万美元的未偿还借款。

       而针对各大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退市的各项要求,至少就目前国内企业而言,股价维持、营收要求以及股东数目等考核指标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对biotech企业退市造成影响,也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研发产品,已达到业绩等各项要求。

       真正影响国内biotech企业是否退市的根本因素还是要回到“现金流”维持上。

       而如果说,前几年国内的医药市场是biotech的春天,那么经历了几年创新药市场的发展,再叠加疫情在根本上使得资本市场更趋于谨慎,如今的biotech行业已经不能与前几年相比了,市场寒冬下,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的账上现金压力骤增,药企再融资压力增强,不少企业烧钱年限已然不多。

       退市大潮中,“余粮”不足的 Biotech 如何求生?

       以科创板biotech企业为例,在所有未盈利企业中,由于不少创新药企上市时间较早,且期间大量投入研发,已有融资消耗较快,企业账上资金所能支撑年限已然所剩无几。

       笼统计算下,就连创新药明显企业“百济神州”,在每年近100亿的扣非净利润亏损的情况下,企业货币资金也仅能支撑其2年半,虽说期间会有不少授权、license-out之类的收入来源,但毕竟不确定因素太多,情况也并非想象中那么乐观。

       至少目前biotech企业中已经开始出现需要举债经营的情况,而如果后续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那么国内第一家biotech退市企业预计应该很快就会出现。

       为维持现金流,biotech企业已经不惜断臂、瘦身

       将有限的“血液”供给到“关键部位”。

       如今,在医药资本大环境不佳的整体局面下,部分依赖资本喂养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开源不畅,或许节流还有希望,断臂求生、换血求存的例子也越来越多。

       沃森生物终止研发重组EV71**

       6月14日,沃森生物公告,控股子公司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泽润)终止重组EV71**研发。虽说在公告给出了趋势改变、竞争激烈以及专注HPV与MRNA**三大理由。但其实在大多数投资者看来,理由过于僵硬,实则只是为“缺钱”找个了好听的理由。

       重组EV71**就是沃森生物舍弃的“断臂”,求的就是仅有的现金流能将HPV与mrna**推向终点。

       三叶草生物暂停三款产品继续投入

       6月5日,三叶草生物公告,暂停对SCB-313(TRAIL-三聚体肿瘤产品)、SCB-808和SCB-420(Fc融合蛋白项目)的继续投入。

       三叶草生物表示,公司决定将资源优先分配给新冠相关的产品及早期项目,减少对非新冠相关项目和新建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冠候选**SCB-2019(CpG1018╱铝佐剂)的注册申请是三叶草生物当前的首要任务。

       绿谷制药提前终止甘露特纳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

       5月13日,绿谷制药表示提前终止了甘露特纳(GV-971)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

       而GV-971国际三期临床终止的主要原因,虽说确有患者脱落率的影响,但实则在其公告中就明确指出院内销售渠道受阻所致的现金流缺乏,才是且终止在研的国际三期的根本原因。

       当然,除断臂之外,不少企业还选择了更极端方式,例如卖身大型药企、裁员等等,但值此寒冬之际,却少有能够如愿。

       古来征战几人回,biotech退市实则并非坏事

       众所周知,创新药之路本就艰难险阻,道路上注定大部分人都将成为陪跑。

       而资本市场有着biotech企业退市对产业也并非坏事,据美股有关资料显示,部分统计的2010-2018年332家biotech企业中,退市率达到36.1%,每10家创新药企中,就4家走向退市,但美股市场却仍是全球创新药的核心。

       原因很简单,在前赴后继的biotech企业中,正是医药产业优胜劣汰的过程,也铸造了美国本土一片繁荣的创新药生态,这是规律,也是趋势,是中国创新药市场将最终形成的局面。

       在未来,创新药企退市必定司空见惯,但行业繁荣却将扶摇直上。

 
关键词: 辅仁药业 , Biotech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