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是新时期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创新措施,对降低虚高药品、耗材价格,“腾笼换鸟”理顺医疗价格,建立新的补偿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已经形成了常态化格局,并且仍在不断提速扩面。
据了解,国家《“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到2025年,各省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达500个以上。而国家医保局现要求2022年平均每省达到350个以上集采品种,两年时间就要达到5年计划的70%进度。
在此背景下,业内预计,各地药品、耗材集采又将迎来一次提速。实际上,近期已有不少省市已明确提出将继续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如6日,有报道就显示,海南省预计7月份前后还将有300个集采药品在海南省落地使用,涉及胰岛素、抗肿瘤、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多个方面,基本覆盖临床常用药品范围,可大幅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截至今年4月,海南省已完成国家和省际联盟组织的500多种药品和八大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节约采购资金超13亿元。这500多种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的药品里,涵盖抗肿瘤、抗病毒、降糖、降血压、乙肝、类风湿性关节炎、耐多药结核病和抗生素等多种药品,较好地覆盖了临床常用药品,丰富了患者目录内用药选择。随着之后300个集采药品在海南省的落地使用,也必将惠及更多患者。
4月12日,北京市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将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平稳实施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推进京津冀区域联盟药品、医用耗材带量采购,逐步形成跨省区域采购联盟,探索形成“国家—区域联盟—省(市)”三级采购体系。
同时,还将继续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范围。加强本市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建设,优化现有平台招标、采购、交易、监督功能。完善药品、医用耗材编码体系,加强数据对接,实现本市医疗保障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近年来,山东省也一直在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常态化开展了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其集采药品平均降价已超过50%、耗材平均降价超过70%,累计为山东省节约医药费用204亿元,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用药负担。为提速扩面推进集中带量采购,山东省表示,年内将继续开展第三批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工作,进一步扩大集采品种覆盖范围,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