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药食同源观念深入人心,居民们更加注重健康养生和保健的背景下,中药饮片行业开始迎来了快速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已达到2400亿元,预计2022年这一规模将突破2600亿元。
在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中药饮片的法规标准体系也正日趋完善,据了解,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和地方药监部门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一直在不断加强,因生产不合格饮片被罚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
如此前,湖北省药监局发布了2022年第一期药品质量公告。公告显示,抽查中有26批药品2批药包材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分别为地骨皮、酸枣仁、金钱草、菥蓂、利咽糖浆、黄芩(片)、皂角刺、广藿香、健胃消食片、白鲜皮、脑心舒口服液、醋延胡、索钩藤、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滇鸡血藤、金银花等。
此外,在4月6日,福建省药监局也发布了2022年第1期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结果通告。梳理发现,此次有4家药品生产企业的4批次药品被查不合格。此次被查不合格的药品包括三个中药饮片: 南五味子、海金沙、玫瑰花;以及一个西药: 土霉素片。不合格项目包括 含量测定、总灰分、性状、重量差异。
药品属于特殊商品,与人体的健康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国家以及各地一直在加强对中药饮片的监管。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就已多次发布文件措施。如4月24日,国家药监局就召开了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中药相关工作推进会,强调全系统要深入开展中药专项整治,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日,国家药监局又发布了《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六十六条明确指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不得委托生产,不得外购中药饮片分包装或者改换包装后销售。这是国家层面初次明确提出“生产企业对中药饮片实行全过程管理,不得委托生产”。
据了解,委托生产的模式可以将资源最大化利用。此前多地规定对生产量和销售量小,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的中药饮片品种,允许委托生产。如2020年,四川、河北、安徽三省就相继发文,允许净切制中药饮片委托生产,地产药材产地初加工等。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大概有10%~20%的饮片企业存在委托生产的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禁止委托生产后,中药饮片的生产成本会增加,生产周期会加长,可能会淘汰一部分委托加工企业的饮片厂,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不过,对于大部分饮片企业来说,即使减少了委托加工,也并不会引起大面积的中药饮片市场供应量的减少。只是作为药品不合格的“重灾区”,相关企业在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