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12月国家首次公布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名单以来,至今已有不少产品“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的期限已过。目前,相关品种未申报一致性评价的批文正面临不予再注册的时间关卡。
通过一致性评价促进仿制药产业升级已然进入了验收阶段,批文数量就是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咸达药海数据库数据,我国国产化学药品批文总数最高峰时有128626条。而截至2022年4月,我国国产化学药只剩下92189条批文。
这意味着,国内化学药批文的洗牌速度远远高于新增获批速度,一致性评价对仿制药产业升级的作用效果显著。
01、批文数TOP50品种看点
以历史批文数排名,国产化学药历史批文数最多的前50个品种,在峰值期间共有33362个批文,而截至2022年4月剩下21792个批文。
2016年以来,推动化学药批文淘汰的最大动力,业界认为是一致性评价政策。根据政策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含基本药物品种在内的仿制药,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企业经评估认为属于临床必需、市场短缺品种的,可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延期评价申请,经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研究认定后,可予适当延期。逾期再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
无参比制剂“祖父药”
如表1所示,从化学药历史批文数最多的前50品种的批文淘汰情况看,排名前列的不少是没有参比制剂、启动不了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此外,还存在一种情况:有不少品种,虽然有企业申报一致性评价,但没有获批一致性评价。
对于没有参比制剂的这些“祖父药”,究竟要不要启动一致性评价呢?让业界有此顾虑的原因,一方面,这些批文大部分是2007年以前获批的;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在国外都是豁免一致性评价的产品。
企业放弃再注册析因
化学药品历史批文数排名前列的品种中,除了不少没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还有不少批文没有再注册,预计不少批文是在2010年GMP改造升级时企业放弃再注册。2009年启动的各省招标,特别是医院市场的最低价中标等政策,使得不少产品没有中标。而如果多年没有生产销售,再注册的维护需要一定费用,企业就有可能主动放弃批文。
预判消逝批文下一站
一旦有首家获批一致性,那么预计下一步又会有不少批文被淘汰。笔者统计,国产化学药历史批文数最多的前50个品种中,剩下的21792个批文预计会被淘汰7662个(以已过评品种的批文数计算)。其中,淘汰批文最多的品种是对乙酰氨基酚片,至少715个批文五年内报废;其次是复方磺胺甲噁唑片,预计至少710个批文在五年内消失。
阿莫西林胶囊申报最热
一致性评价申报数可以侧面反映出厂家对这些老批文市场价值的认可度;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原料药被垄断,导致企业启动不了一致性评价。排名前50品种中,最多企业申报一致性评价的是阿莫西林胶囊,共有70个一致性评价受理。
02、处方集品种过评情况
TOP20淘汰2000个批文
慢性病药和注射剂是一致性评价的热门品种。咸达药海遨游数据库将通过一致性评价和处方目录集的批文数的品种进行排序,分析发现,批文数前20的热门品种预计也要淘汰近2000个批文(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批文)。但是,注射剂大部分是2020年以后获批的,研发成本较低,最终也许能够保留更多批文。
而剩下的批文,未来仍需面临集采的持续降价压力。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批文如果一直没中标,会否不选择再注册?值得进一步探讨。
如表2所示,实际上,不少通过一致性评价(含视同)和处方集的品种属于近几年新获批的仿制药,如他达拉非片、恩替卡韦片、替格瑞洛片等。
从时间来看,已经不能再申报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莫西林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蒙脱石散、奥氮平片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
三年期限后是否保批文
理论上讲,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后三年就不接受一致性评价的申报。阿莫西林胶囊2018年4月获批一致性评价,理论上2021年4月就停止申报一致性评价。然而,重庆麦克福、吉林省利华、珠海联邦、国药集团威奇达、重庆科瑞和好医生药业都在2021年4月以后申报了一致性评价。
按照政策,“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即3年期限过后不能再申报一致性评价。理论上讲还是可以重新以仿制药申报,但是,旧批文没有被注销前,这些企业也不能申报仿制药。
此外,阿莫西林胶囊批文仍有再注册的企业。比如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虽没有启动一致性评价,但2021年7月再注册成功;同样情况的还有内蒙古通辽制药等。再注册的启动时间往往是提前半年,未获批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如果赶在再注册受理截止时间前申报再注册,那么获批再注册的时间有可能就是在截止时间后的半年。
假设一个产品的再注册在2022年4月到期,一致性评价截止日为2022年3月,该产品2022年2月提交一致性评价申请,那么,即便一致性评价尚未获批,企业的再注册是否就能够获批呢?这是业界比较关注的一个细节。
思考题<<<
哪些批文值得再注册?
国内企业投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归根到底看中的是批文洗牌带来的市场机会。
然而,从阿莫西林胶囊这个品种来看,各省对于“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再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政策的落地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执行细则。
在鼓励企业做一致性评价的政策中,同品种药品3家及以上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在医疗机构销售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目前这一政策基本已经执行落地了。
另一方面,从官方数据看,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企业及首家过一致性评价的时间,目前没有全面的公开数据。这意味着,哪些产品3年后不能启动一致性评价没有权威数据。此外,对于没有启动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再注册能否延迟,以及延迟的标准,各地尚无统一规则。
通过批文洗牌提高行业集中度,是制定政策的初衷。而批文洗牌的延迟,会影响企业申报一致性评价的意愿。目前大都靠企业自觉,即企业主动不申报再注册。对于是否保批文,业界保持一定的观望态度。
但是,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对于那些申报扎堆的品种,再投入保批文风险巨大。而对于过评和申报厂家较少的品种,则再投入保批文的风险与机会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