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医药创始人也出走?业内:创新药行业洗牌在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21  浏览次数:90
近些年,受医药大环境的变化,医药企业高管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总裁、副总裁等离职已不是稀罕事,但近日嘉和生物创始人周新华宣布离职的消息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连医药创始人也出走了,这释放出的是什么信号?
 
  嘉和生物4月1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周新华决定辞去集团总裁、执行董事的职位,自2022年4月15日起生效。
 
  嘉和生物成立于2007年,当时曾在美国安进担任工艺开发科学总监的周新华搭建起单抗药物研发与生产化平台,这就是嘉和生物的前身。2020年10月,嘉和生物登陆资本市场,股东队伍不乏高瓴、康恩贝、沃森生物等,并且此前公司也获得过几轮融资。
 
  不过,作为一家生物创新制药公司,嘉和生物多年来却没有一款新药获批,直到2022年3月公司宣布英夫利西单抗生物类似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但这款药物总体销售额并不算大,且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同类产品对其带来的冲击很大。
 
  由于没有产品上市,前几年,公司收入几乎为0。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亏损8.65亿元,与上年相比亏损收窄,主要是2020年计提过一次性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涉及近20亿元。
 
  嘉和生物年报显示,2020年,周新华年薪高达6161.3万元。公司方面表示周新华与董事会之间并无意见分歧。
 
  那么,创新药企创始人离场的背后,释放出的是什么信号?在业内看来,这意味着创新药行业已进入下半场,市场洗牌在即。
 
  近年来,受政策、人才、资本的加码,中国创新药市场发展迅猛,但市场竞争也越趋激烈,药企普遍面临研发支出和商业化支出的双重压力。
 
  以PD-1来说,该类品种曾是创新药企业的希望,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该领域,PD-1“内卷”已经非常严重。据西南证券不完全统计,全球154个PD-1药物有85个是由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开发,占比超过一半。从财报成绩来看,国内PD-1的市场规模已经今非昔比,加上进口产品,国内PD-1整体市场销售不超过150亿元。为了避免“内卷”,一些PD-1企业也在拓展适应症、积极“出海”,试图补上一点研发的“血”,但整体来看,整个赛道越来越拥挤,想分羹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一系列医药新政正释放出鼓励支持真创新、打击“伪创新”的信号,其中2021年7月份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下发了一份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强调药物研发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挤掉”创新药的估值泡沫。不过就现阶段来看,国内创新药企业主要还是聚焦于改良型创新、生物类似药,持续能力普遍较弱。业内认为,伪创新前面的路并不好走,也很难走远,因此药企还需要具备创新的硬实力,才能在这个江湖闯出一番成绩。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