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考核再次被提到三级公立医院考核指标体系中来,那么,基药未来能否真的在三级医院全面配备、使用?这是值得业界考虑的一个问题。
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的通知》,共56个绩效考核指标,总分560分。
其中,涉及基药使用的有三个指标,分别是:
(18)门诊患者基药处方占比
(19)住院患者基药使用率
(20)基药采购品种数占比
这三个指标中,第(18)、(19)项之前就存在,而第(20)是在2020版的基础上增加的。
事实上,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针对2018年三级公立医院考核情况通报中,上述(18)、(19)就有描述:
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病房(区)医嘱单(处方)点评率、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和占比逐年提升,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达到52.25%(该指标是指有基本药物的处方占总处方的比例),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达到95.38%(该指标是指患者住院期间用药中含有基本药物的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比例)。
可以看出,2018年的考核数据中,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部,只要一张处方中含有1个以上的基药品种,那么就可以纳入指标统计范围内。因此,尽管这两个指标看上去完成不错,尤其是住院基药使用率,但其实不难做到。
这两个考核指标继续沿用至2022版考核中,但延伸出相应的两个品种数量指标。
并且,此次2022版关于基药新增指标:(20)基药采购品种数占比,也是关于品种数量占比,,并且,指标延伸至金额占比,这些可都是"硬指标“,最能反映三级医院对基药的实际使用情况。而不是(18)、(19)项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2018版三级医院指标考核下发时候,基药使用的“1+X”、“9-8-6”的基药配备要求模式尚未出台(2019年才在短缺药管理的文件中推出),那时(18)、(19)项也无品种数量考核的延伸指标,因此,对于三级医院的考核情况,看上去完成的还不错。
但是,如今2022版考核指标可是在“1+X”、“9-8-6”的基药配备政策背景下出炉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到了这一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同时也是新版基药目录调整的一个“大年”,在2018版685基药目录的基础上,配合“1+X”、“9-8-6”的新要求,基药目录可能会面临扩容。
基药在未来的重要性将大大超过以往,结合当前的各项政策,基药有如下几个不容忽视的优势:
1)随着基药、集采、国谈等政策的不断完善,临床用药结构基本清晰,政策有意形成这样的用药导向,请注意顺序:基药、集采品种、国谈品种、医保品种、非医保品种。基药在所有品类中占据第一用药顺序的有利地位;
2)随着“1+X”模式的提出、“9-8-6”的配备要求,各省市不断出台落地政策加以完善,再加上通过公立医院考核的不断趋严,不论是三级医院还是基层医疗机构,基药基药的配备、使用指标在处方占比、数量占比、金额占比三大细化考核的严控之下,执行力将会大大提高;
3)通过6批7轮国采以及各省集采,集采被确立成为主导的采购方式,未来医院遴选药物更加制度化、流程化和批量化,零星的医院准入很难操作。但拥有基药属性,还是占据了政策鼓励的优势,何况集采品种中超过一半是基药,拥有无与伦比的进院优势;
4)临床用药确立了基药、集采、国谈等政策鼓励甚至特殊优待(比如集采国谈品种可突破一品两规的限定及医保支付优待),相互之间同样存在准入及使用的竞争,特别是在DRG/DIP支付模式下更是如此。此时,基药可能不会产生超出预期的销量,但能维持医院的用药数量上限(1500/1200/800)的名额,医院不得不考虑用药结构中基药的数量配备问题;
5)不过,最后还得说两件事:一是基药的销量别有太多预期;二是通过进入基药目录再进入医保目录的操作是不可取的,你算清楚了此中的时间成本、制度成本以及机会成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