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以来,新股密集破发,进入2022年随着A股二级市场大幅调整下行,新股破发情况依然在发生。在医药行业,截至2月16日收盘,今年新上市的医药公司中,包括亚虹医药、迈威生物等公司上市首日开盘破发。
1月7日,尚未盈利的亚虹医药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22.98元,募资总额为25.28亿元,开盘破发,上市首日收盘下跌23.41%。截至2月16日收盘,该股相比发行价下跌33.12%。
1月18日,同样未盈利的迈威生物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34.8元,募资34.76亿元,该股开盘即破发,截至当日收盘下跌29.6%报24.50元。截至2月16日,迈威生物相比发行价下跌38.76%。
另据业内统计,2021年年初至今年2月16日,有11家登陆A股市场的医药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其中,迈威生物相比发行价下跌38.76%、百济神州下跌38.11%、迪哲医药下跌37.98%和成大生物下跌37%。
从这些破发公司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未盈利的创新药或创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公司占了大头。
对此,有分析指出,未盈利的医药新股密集破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集采使得二级市场的估值逻辑发生了改变;其二,一级市场泡沫严重,很多项目存在估值虚高的情况。
2021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的决定》,新规出台后对定价规则进行了优化,机构投资者可以正常按照市场的情况进行报价,这也是诸多未盈利公司上市破发的重要原因。
上海证券曾指出,新股破发导致打新收益率下降,倒逼机构投资者主动提升定价能力。当前时点,部分机构已调整自身的报价策略,并越来越重视对新股发行基本面研究,IPO定价真正向着市场化方向转变,“无脑”打新将逐步退出市场。从长期视角来看,未来参与网下打新机构将倚重自身基本面研究能力,从价值出发根据新股基本面合理定价报价,未来定价能力较强的券商投行仍将获得更高打新收益。
对于未盈利药企而言,虽然近两年资本市场对这些企业打开大门,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步入资本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些上市药企如何通过商业化来兑现价值承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有市场人士指出,一家创新药企要想在市场上取得商业化的成功,需要具备产品管线、商业化能力、产能搭建三大要素,单一的产品管线已经难以获得投资者认可,因此,未盈利公司还需要修炼真实力、打造过硬的产品。
而随着未盈利创新药企IPO“破发”成为新常态,业内认为整个市场也将逐渐走向成熟。未来随着新股发行定价规则的持续优化,新股破发频率或将稳定,市场将进一步走向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状态。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