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业内:2022年或是国产双抗的商业化元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28  浏览次数:98
2022年以来,双抗药物领域喜报连连。1月6日,复宏汉霖宣布公司的PD-L1/TIGIT双抗HLX301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用于多种晚期实体瘤治疗,这也是国内迎来的第三款申报临床的PD-L1/TIGIT双抗。
 
  1月5日,康方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凯得宁单抗(AK104)联合AK112双抗的Ib/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批准,联合或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该临床研究是全球头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抗+双抗联合疗法。
 
  另外,国内双特异性抗体已迎来研发热潮,新进展不断。近日,华东医药宣布,公司战略合作伙伴美国Provention Bio, Inc.宣布启动双特异性抗体PRV-3279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Ⅱa期PREVAIL-2(PRV-3279 evaluation In Lupus- Phase 2)临床研究。
 
  据悉,PRV-3279是中美华东与Provention Bio合作开发的一种在研的靶向B细胞表面蛋白CD32B和CD79B的人源化双抗(一种DART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治疗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已完成的单剂量递增I期试验和多剂量递增Ib期试验(PREVAIL-1研究)中,PRV-3279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
 
  此次启动的PREVAIL-2临床研究是一项将在美国和中国香港进行的Ⅱa期概念验证研究,中重度SLE患者经过短期糖皮质激素诱导缓解后,随机接受PRV-3279或安慰剂治疗,并监测患者复发情况。这种停用大多数伴随药物的试验设计可以准确评估POC。目前该研究已在美国中心进行受试者筛选,试验预计纳入约100名患者,接受每月一次、一共6次PRV-3279或安慰剂治疗,并获得24周时的主要疗效参数。
 
  华东医药方面认为,PRV-3279符合自身免疫管线的未来市场策略和产品创新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商业潜力,有望为SLE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80款双抗药物处于临床阶段,从免疫检验点来看,CD3/TAA双抗、PD-L1双抗、PD-1双抗、CD47双抗占了大部分,其中基于PD-(L)1靶点的双抗尤为火热,布局的企业包括信达生物、君实生物、正大天晴、三生国健等。
 
  而从进展来看,凯得宁单抗已处于申请上市阶段,这是康方生物研发的一款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拟开发适应症包括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肾癌、食管鳞癌及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相关肿瘤的研究阶段性数据显示,与抗PD-1单抗联合抗CTLA-4单抗的联合疗法相比,凯得宁单抗毒性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和疗效优势。2021年9月,凯得宁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得CDE受理,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该产品已被纳入优先审评。业内预计,凯得宁单抗有望在2022年成为头个获批的国产双抗,预计销售峰值将达到50亿元。
 
  业内认为,目前国内双抗新药的研发已经爆发,预计2022年将成为国产双抗的商业化元年,并且国内双抗有望在2022-2023迎来一波上市潮,开始进入商业化竞争阶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