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2022年,中医药可能是药店“最靓的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28  浏览次数:125
  最近,多家药店注销中医诊所引起了业界关注,公开信息表明,这些药店只是剥离了中医诊所,药品零售板块保留着,这很容易被外界解读为“药店+诊所”模式的失败。     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不难理解,中医(诊所)馆等业态模式在过往的几年里有过“高光”的时刻,“+中医药”成为了不少药店上马的项目之一,不过经过一轮大浪淘沙,像中医(诊所)馆等业态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但并不能以此判断药店的中医药业务到达了天花板,相反在政策的加持下,中医药有望成为集采微利时代更为倚重的利润增长点。     利好政策叠加     近日,一众中医药上市公司连续上涨,成为了2022年开年资本市场最热的板块之一,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利好政策的叠加。     从新冠爆发开始,中医药再一次成为全球焦点,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复兴也是中华文化复兴重要的一环。“十四五”规划里与中医药有关的占了很大篇幅,其中特别强调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如果“十四五”规划从顶层确立了中药在中国的重要地位,那么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就是将使得中医药产品落地更广阔的市场。     意见提到,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少数民族医,下同)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等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其次是将更多中药品种纳入医保目录,包括此前不在目录里的民族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并且将医保渠道拓展到零售药店。     把更多中医药服务机构和产品纳入到医保支付体系,这意味着中医药市场将进一步放量。而中医药暂不执行DRG/DIP付费,中药饮片可继续加成25%销售。这对于集采微利时代下,这些利好或将成为药店业绩新增长点。     即使是中成药集采,政策也有所倾斜。2021年12月,湖北省医保局牵头19省份,首次开启了中成药集采,与此前国采品种相比,湖北国采中选率达62%,大部分药品价格降幅30%-50%,部分药品仅降价10%-30%,这降幅还是比较温和的。     而在中医诊所(馆)申办条件方面,从《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中也可以看有松绑的迹象。种种表明,中医药政策支持的力度在不断加码,面临增长压力的药店为什么不抓住这机遇呢?     向大健康延伸     尽管意见尚未落地,但资本市场反应尤为敏感。意见公布后,大参林、健之佳、一心堂以及老百姓大药房等医药零售上市公司的股价也迎来上涨。业内普遍认为,这无疑是对基层零售市场的又一波政策利好。     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带动中医药市场需求提升。同时,2014-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迅速,人均医疗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由7.20%增加至8.69%,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和支付意愿有所提升。     由于在预防、保健和养生上,中医药以其在慢性复杂多因素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凭借此特色,中医药需求由“治疗”向“预防、保健”不断拓展,这也意味着中医药产业链可以延伸至大健康及中药消费品,中医药的消费属性愈发明显。     有数据显示,中医药大健康市场由2014年的10290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30240亿元,年复合增速19.7%,2021年预计3.8万亿元,按照年均增速15%-20%计算,到2025年中医药大健康市场规模有望超过7.5万亿元。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中医药可能是中国未来的新动能,“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只要我们加速适应并抢抓机遇,认真贯彻新理念,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不断做强做大,中医药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健康的新选择。”     不一样的2022     事实上,对于药店来说,中医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如何分享市场红利方面,每个连锁都有不同的尝试和做法。     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认为,在集中带量采购的影响下,中医药也是未来零售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药店的经营方,公司要顺应国家政策,调整销售方向。他表示,健康中国更多的是未病先防、未病先治。从理念上来讲,中药很多是药食同源,将中药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这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调理和帮助作用。据了解,目前一心堂的中医药品类销售及中成药占比20%-30%,中药材占9%左右,下一步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增加。     对中医药品类价值的挖掘,不得不提大参林,2021年中报显示,中参药材占比达到了15%,毛利率超过40%,比中西成药高了近10个百分点。     不过,不同药店在中医药品类份额方面差异较大。同仁堂、大参林、一心堂等大型连锁中医药品类销量和毛利率表现良好。也有部分药店表现差强人意,不少药店的中医药品类销售占比只有5%左右。加上部分中药饮片凭处方销售以及分类分级管理的推进,并不是所有药店都能在中医药板块分到一杯羹。     而且地方差异也很明显,比如东北市场中医药市场就很难突破,其中主要原因除了与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差异有关外,更重要的是支付方缺失。随着意见表示把更多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纳入医保支付,原先相对落后的市场将可能变成潜力市场。     综上所述,短期机遇催化、长期需求增长叠加利好政策加持,2022年中医药行业,或许真的有望迎来不一样的一年,中医药或将是药店“最靓的仔”。
 
关键词: 中医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