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医保局、福建省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2021年国家谈判药品落地的通知》,要求该省各定点医疗机构要落实合理用药主体责任,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自新版目录实施起2个月内召开专门的药事管理会议,根据功能定位、临床需求和诊疗能力等对本医疗机构用药目录进行调整和优化,及时配备国谈药品。
福建同时还提出,不得以医保总额限制、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限制、绩效考核指标、已纳入“双通道”管理等为由影响临床必需国谈药品的配备,做到应配尽配,合理使用。除了将新增进入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67个国家谈判药品都纳入该省“双通道”管理药品范围以外,福建也将其中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和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等15个品种列为该省第三批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的医保药品。
及时统筹召开药事会
延续地方医改创新政策
自2018年挂牌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大力推进药品目录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周期从原来的最长8年大幅缩短至每年1次,这也让一些新药有机会在上市当年就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不过,尽管近年来医保目录准入频率大幅加快,但由于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的模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导致部分国谈药品出现“进院难”现象,催生新药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
为推动国谈药品落地,除去年上新的“双通道”政策以外,国家医保局每年也会联合国家卫健委共同发文,要求各地做好当年国谈药品落地工作。去年印发的《关于适应国家医保谈判常态化持续做好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就明确,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自新版目录正式公布后,要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及时统筹召开药事会,“应配尽配”。福建此番显然是在落地顶层设计,并给出“两个月”时限。
此次,福建亦提出多项细化要求来优化完善政策措施,例如明确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考核机制,可按规定或依医疗机构申请将合理使用的特殊谈判药品单列,不纳入医疗机构药占比、次均费用等影响其落地的考核指标范围。并把及时召开药事会议研究谈判药配备情况,以及谈判药品配备率情况纳入公立医疗机构考核相关指标和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内容等。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仍然延续了其地方医改创新政策,通过结合该省实际和遵循“适于在门诊使用、使用周期较长或规范治疗年度总费用较高、适应症为该省现行统一发布的门诊特殊病种未覆盖的治疗用药”这一原则,遴选出第三批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的15个医保药品,包括治疗法布雷病的阿加糖酶α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克罗恩病的乌司奴单抗注射液、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等业内较为关注的高值药物。根据《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关于部分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的通知》规定的医保支付政策,福建将对这些药物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为职工医保80%、城乡居民医保60%,封顶线与当地两项制度年度封顶线共用。
多地探索支付方式创新
推动国谈药品合理配备
今年1月,2021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施行,包括谈判成功的67种目录外独家药品在内的74种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患者受益面广泛。业界普遍认为,持续推动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尽快落地,对于提高参保人员用药保障水平,促进临床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针对部分国谈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的创新改革,实际上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提出的相关要求。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曾明确,各地医保部门要科学测算、周密组织,在确保基金安全和药品合理使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支付方式。对适于门诊治疗、使用周期较长、疗程费用较高的谈判药品,可根据基金收支情况,通过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保障、探索单病种付费等方式,减轻患者负担。
在顶层部署下,为确保国谈药品落地,全国各省市均在抓紧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支付方式改革,部分省市亦提出了具体的配备要求,例如:
2021年8月,山西发布《关于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国家谈判药品配备完善“双通道”管理的通知》。针对彼时的221种国谈药,山西明确临床有使用需求但尚未配备的医疗机构,要在8月底前召开一次专门药事委员会会议,一次性全部纳入本医疗机构用药目录。要求以后国谈药品种调整时,医疗机构要在一个月内召开药事委员会会议,一次性全部纳入本医疗机构用药目录。
2021年11月,浙江省发布《关于落实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通知》,提出依据诊疗需求,原则上国谈药品品种配备率三级甲等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不低于30%,三级乙等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低于20%,三级公立专科医疗机构不低于相应专科国谈药品品种的60%。
2021年12月,辽宁省发布《关于持续做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明确对谈判药品继续实施分类管理,将谈判药品分为高值药品和按常规乙类管理的药品。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等117种药品被确定为按高值管理药品并纳入“双通道”管理,其中麦格司他胶囊等34种药品限门诊应用时单独据实结算。
2021年12月,天津市发布《关于持续做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供应保障和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对国家谈判药品实施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对适应症明确、诊疗路径清晰、患者费用负担较重,且未在市现行门特和相应按病种保障范围内的药品建立国谈药品门诊保障机制,共涉及麦格司他胶囊、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和司来帕格片等30个品种。
医保基金是我国最大的医疗服务购买方,进入医保目录将有助于大幅度加快药品销售的放量速度。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版国谈品种中有8个过亿产品在2021上半年销售额增幅超过100%。业界普遍认为,随着“双通道”新政实施打开院外渠道,以及医疗机构在医保部门的指导下不断夯实自身责任,确保合理配备使用,医保目录对创新药的放量效应将进一步增强。而在今年47个通过谈判新增的国产药品中,有26个为国产新药。有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医保基金的常态化价值购买、战略购买,未来将继续引导医药产业快步走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
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过亿且增速超过100%的新国谈品种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