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系列利好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正密集出台。如前不久,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就发布了《创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文件共涵盖前言、创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作用、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总体计划、研究内容和研究时机、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的总体考虑、化学药创新药和生物制品创新药的基本考虑、监管考虑、缩略语及含义和参考文献等10个板块,旨在为创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药理学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时机、总体设计等关键问题提出建议。
国内创新药行业迎来机遇期!(图片来源:制药网)
业内认为,一系列利好政策将助推我国创新药行业更好地发展。据笔者了解,实际上,我在我国医药创新大势下,国内药企以及开始迎来密集收获期,以恒瑞、复星医药等为代表的药企近年来在创新方面表现就十分可圈可点。如恒瑞目前就手握8个获批上市的创新药。而含合作引进的新药在内,恒瑞医药有100款以上的创新药(不含已上市新药开发新适应症)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其中有81款为1类新药;另外,多款重磅创新药也即将进入收获期。
还有百济神州近年来,在创新方面其实也收获颇多。目前,其已经推动了11款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其中BTK抑制剂泽布替尼、PD-1抗体药物替雷利珠单抗,以及PARP抑制剂帕米帕利3款产品均已经上市。此前公司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1月4日,除商业化阶段药物及已申报候选药物外,公司还有36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在研阶段,并正在开展超过50项临床前研究项目。
从整体来看,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产品端逻辑,创新品种的国际化也已经展开,未来大批创新药药企将将展现出较强的爆发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国内创新药发展形势大好下,一些短板也在逐渐凸显。如目前部分热门赛道,随着入局企业的不断增多,“内卷”现象已开始显露。
以PD-1产品为例,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国内已有6款国产PD-1获批上市,并且4款已经进入医保,还有3款处于报产阶段。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关于PD-1/PD-L1临床试验登记数量累计也已有657条。值得一提的是,有183条处于3期临床阶段的产品差异化不明显,靶点也大多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除了政策开始打击无效创新外,药企也已经开始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去做有差异化的创新、寻找新的适应症,而不再是挤在“抄近道”的赛道里。
除了同质化外,由于创新药的研发并非坦途,风险与收益并存。因此,明显可以看到近年来,在研发创新药的过程中,还有越来越多药企开始决定终止研发。如近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旗下控股子公司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决定终止1类新药万格列净片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工作,此前该药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不过,业内也表示,药企的研发一直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在创新研发已成为业内大势所趋的背景下,预计临床研发方面遇到的研发费用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成功率低的困境,也将倒逼企业加快思考、探索,如何在保证提升科学价值的同时,能够实现多快好省的创新,进一步提升药企创新质量,提高创新能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药日渐繁荣的趋势下,药企的研发和商业化生产需求开始持续扩张,这对于产线建设的速度和灵活性正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上游的制药装备领域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比如说,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对于创新药企业而言,一旦在产品获得市场准入后,就需要加速推进产品商业化进程,而这对于设备的产能、稳定供应等方面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编后语
总之,受政策、人才和资本要素等推动,医药创新正迎来从来没有过的好时机。但要想真正做好创新药,并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药企就需要做得更新、做得更快,或者形成差异化,以及更具有临床价值,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制药设备企业,要想在药企创新潮下“分一杯羹”,也需要加强创新投入,持续升级设备,来不断满足制药企业的各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