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发布,有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其中,有多个1类新药头次进入医保。如泽璟制药的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艾力斯的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艾迪药业的艾滋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艾诺韦林片,海正药业的口服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海博麦布片等均是头次纳入。
值得一提的是,有多个品种才刚在年内获批上市。例如,翰森制药的1类乙肝新药恒沐®(艾米替诺福韦片)(TMF)刚于2021年6月22日在中国获批上市,而仅经过了5个月时间就顺利进入医保,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的治疗。
据了解,艾米替诺福韦片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以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的方法抑制逆转录酶,从而同时具有潜在的抗HIV-1的活性。早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该药在健康志愿者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良好耐受性和安全性,PK特征和疗效符合预期。此次,其顺利进入医保,将有利于提高国产创新药的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惠及更多乙肝患者。
另外,盟科药业此次进入医保目录的抗菌药产品康替唑胺片,也刚于今年6月1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市。还有百济神州的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帕米帕利胶囊也才刚在5月初获批。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比起曾经的8年不调医保目录,到现在流程顺畅的“常规性动作”,还有越来越多国产新药正在进入医保;可以明显看出国内药企创新能力已有了显著提升,并且这些创新药物也在受到越来越多认可。
在此背景下,随着更多新药将被纳入医保。业内认为,国内药品保障水平将显著提高,用药可及性也将进一步提升,惠及更多患者;与此同时,还将倒逼我国药企加速创新,推动我国创新药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业内普遍认为,要切实降低人们的药费负担,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就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真正把医疗卫生战略安全、百姓看病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广大医药企业要抓住医保目录调整、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重大机遇,用好注册制度改革、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加快新药审批等利好政策,加快新药研发与生产步伐,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争取在创新发展中赢得更多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