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我科学家发现防脑出血新法 中风有望更安全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07  浏览次数:147
    中国科技网讯 1月4日,复旦大学对外宣布,该校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赵冰樵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一种在特定细胞内合成并提取出的物质“重组ADAMTS13”可以有效减少溶栓治疗脑中风时引起的脑出血,该成果有望为脑中风患者接受更安全有效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目前,治疗急性脑中风唯一有效方法是在发病时3至6小时内使用药物“重组tPA”进行溶栓治疗,但许多患者使用“重组tPA”后,脑出血的风险却明显增加。为搞清楚这一发病机制,赵冰樵率领研究团队开展为期3年的研究工作,结果发现人体内一种名叫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溶栓过程中起了“破坏血脑屏障,诱发脑出血”的重要“坏作用”,并证明通过 “重组ADAMTS13”干预VWF的方法,可大量减少脑出血发生。

    据了解,血脑屏障可阻止某些“不良分子”由血液进入脑组织,从而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而“ADAMTS13”作为体内一种金属酶,可防止血栓在血管内形成。找到一种减轻“重组tPA”对血脑屏障破坏的方法,将有助于减少或消除脑出血的风险,延长“重组tPA”溶栓的治疗时间窗,可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和降低致残率。为此,研究人员向小鼠脑内分别注射药物 “重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重组tPA”,首次发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对血脑屏障的破坏作用与“重组tPA”类似。赵冰樵研究团队对这一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ADAMTS13”作为专门裂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一种金属酶,可以调节血管通透性分子的表达,避免血脑屏障主要组分的降解,最终有效抑制由它引起的脑出血。(中国科技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