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0-14岁儿童约有2.53亿人,占总人口17.95%。而随着“二胎”“三孩”等生育政策的放开,儿童人口比重回升,业内预计,儿童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加,儿童用药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到2021年,我国儿童用药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000亿元,并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持续增长的儿童药市场相比,我国儿童用药市场供给却处于滞后状态。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数据显示,在国内6000多家药厂中,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数量为30多家,而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企业更是少得可怜,只有10余家,占比不足1%;常规药品中,成人处方药有3600多种,儿童专用药仅有60多种。除此之外,专业生产儿童药企业少的背景下,儿童药研发产品也十分单一,还主要聚焦在抗生素、感冒药、镇痛解热类等几大类。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从整体来看,虽然市场持续向好,但我国的儿童用药市场长期存在的儿童用药品种少、剂量模糊、规格缺乏等问题也正在制约着国内儿童药产业,以及相关药企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除了国内,儿童用药匮乏也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药政管理部门先后制定了相关措施,促进儿童用药研发与监管,在这一领域正涌现出越来越多诶Livmarli一样的新突破。如在国内,近年来随着儿童用药问题日渐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为了提高生产企业研发积极性,国家药监局、卫健委、医保局等多部门都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鼓励儿童药物研发生产以及销售。
如今年4月和5月,药审中心先后就《儿童用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相关信息撰写的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两大指导原则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加强儿童用药技术指导。
在9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要求五种已上市的抗肿瘤药品说明书增补儿童用药信息后,相关部门又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鼓励儿童用药研发生产,加快儿童用药申报审批工作。并提出,要“探索制定国家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及时更新儿童禁用药品目录”。
受益于政策利好,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越来越多药企已开始加速、加码布局儿童药市场。有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已有10个以上的儿童药获批上市。另外,目前国内还有超过40款儿科新药处于获批临床及以上阶段。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力投入儿童药发展的同时,业内也提出,相关企业需要更加注意对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据悉,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表示,根据《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等有关规定,决定停止小儿酚氨咖敏颗粒、氨非咖片、复方氨基比林茶碱片、氨林酚咖胶囊、氨咖敏片、丁苯羟酸乳膏、小儿复方阿司匹林片、氨非咖敏片这8个品种在我国的生产、销售、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
业内人士梳理后发现,此次注销的8个品种药品,共涉及64个批准文号。其中小儿酚氨咖敏颗粒涉及药企较多,包含37条相关批准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