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药企跨界难题,先跨壁垒,后越陷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7  浏览次数:139
药企跨界现在成了潮流,云南白药生产牙膏和护肤品,广州药业进入凉茶领域,东阿阿胶涉足保健品,贵州百灵更是房地产、保健饮品、生物肥料一个也不拉下。

    药企跨界现在成了潮流,云南白药生产牙膏和护肤品,广州药业进入凉茶领域,东阿阿胶涉足保健品,贵州百灵更是房地产、保健饮品、生物肥料一个也不拉下。

 

    “很多上市公司在发展初期都比较简单,做好自己的专业领域就可以,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扩张过程中就容易对中长期战略安排不很清楚。”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段继东进一步分析道,“进入另外一个行业最大的风险就是行业壁垒,不一定是技术壁垒,很多是市场、政策、竞争等方面的风险。”

 

    生物谷创始人、中国医药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发宝指出:无统一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发展,最终会害苦自己。有时看窗户外的草都是绿的,云南白药、强生、拜耳等涉及多个领域,看似诱人,但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说,其实是陷阱!

 

    对此,李加楠持不同看法:百灵“镇咳”系列属核心产品,具备相当市场竞争力。短期来看,多元化经营容易造成资金紧张、周转不灵等困境,但是其属于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用短期效果对其进行评价并不合理。

 

    2012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贵州百灵进军生物肥料,苗药龙头跨界发展存忧》,生物谷节选如下:

 

    近日,该公司宣布收购金圣方肥业公司,正式投身生物肥料产业。就在10月份,贵州百灵刚刚将据称斥资近4亿元打造的胶原蛋白保健饮品“爱透”投放市场。

 

    中投顾问研究员李加楠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自上市后,百灵集团一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爱透’是针对快消品市场的一次试水之举,若是成功,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医药保健领域的知名企业地位。”

 

    “业务的拓展和利润的增长是上市公司关心的大事,上市前不受资本市场的关注,所以它自己慢点快点都没关系,上市以后为了保持较好态势,就必须有亮点。”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及曾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的段继东分析道。

 

    他表示,很多药企近年来都有进军“大健康”产业的趋势,将与药品关联度较大的化妆品、健康用品、保健品等纳入发展范畴,并将其视为突破发展困局的新出路。

 

    例如,云南白药生产牙膏和护肤品,广州药业进入凉茶领域,东阿阿胶涉足保健品。

 

    据贵州百灵公告,胶原蛋白果汁饮品“爱透”项目投资3.95亿元,产能为2亿瓶/年。目前,该产品已进入北上广及周边发达地区多家商超。

 

    近日,贵州百灵对外宣布收购长期从事生物肥生产的贵州金圣方肥料,投资1998.8万元建设中药渣综合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肥示范项目。

 

    贵州百灵在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称,其生产的生物有机肥产品以中药渣、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按照一定配比,经有益微生物发酵腐熟之后获得。

 

    企业公告显示,该项目年中药渣处理能力将达3万吨,并形成两条药渣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年产能力2万吨。根据规划,上述生产线将于2013年10月试运行。

 

    “百灵每年有近2万吨的中药残渣,做垃圾填埋浪费资源,并且费时费力,而利用这些中药残渣来生产微生物肥料,不但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贵州百灵董事会秘书牛先生向外界如此说明公司收购金圣方肥业公司的初衷。

 

    “收购金圣方肥业不仅能够帮助贵州百灵处理废弃物,还能拓展其产业链条,尤其拓展了中药制品这一主营产品线。丰富产品结构、完备产业链条是成为医药巨头的道路上必须践行的步骤。”李加楠说,“贵州百灵近期动作频繁,收购多家具有专利产品的苗药企业,投资建设多个草药种植基地,彰显其对成为医药巨头的野心。”

 

    据中研普华《2011年中国生物胶原蛋白线市场分析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统计,全球胶原蛋白需求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中国2011年胶原蛋白消费量约为1万吨,预计2015年需求量有望达到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高于世界需求量的增幅。

 

    然而,“爱透”的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产品定位及宣传方法都颇受质疑,主要是定价偏高,以及产品的实际功能性与宣传语是否吻合等。‘爱透’生产原料鳕鱼皮的来源是否稳定目前还无法论证。”李加楠说。

 

    段继东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风险主要来自于贵州百灵对生物肥料行业的判断能力,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化人才,能否将制药行业的优势转移到生物肥料业务的发展上。”

 

    “很多上市公司在发展初期都比较简单,做好自己的专业领域就可以,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扩张过程中就容易对中长期战略安排不很清楚。”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段继东进一步分析道,“进入另外一个行业最大的风险就是行业壁垒,不一定是技术壁垒,很多是市场、政策、竞争等方面的风险。”

 

    生物谷创始人、中国医药产业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发宝指出:无统一核心竞争力的多元发展,最终会害苦自己。有时看窗户外的草都是绿的,云南白药、强生、拜耳等涉及多个领域,看似诱人,但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说,其实是陷阱!

 

    对此,李加楠持不同看法:百灵“镇咳”系列属核心产品,具备相当市场竞争力。短期来看,多元化经营容易造成资金紧张、周转不灵等困境,但是其属于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用短期效果对其进行评价并不合理。

 
关键词: 药企,跨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