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外资药企加速渗透国内药店渠道 近年销售额激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8  浏览次数:143
    以销售“伟哥”(万艾可)而在中国市场出名的辉瑞制药公司(辉瑞),正试图在中国推广更多药品,而药店零售渠道就成其主攻点。记者昨日从辉瑞大零售年度总结会上了解到,经过一年的“大零售”战略施行,其处方药在全国药店已广铺渠道,辉瑞中国零售副总监张锐表示,“大零售”今年销量有望超10亿元。

  据悉,早在8年前辉瑞就在中国药店市场开卖处方药万艾可。截至今年上半年,万艾可在辉瑞大零售中的销售占比已由10%左右提高到90%,年均销售额超过5亿元。

  但随着公司发展需要,辉瑞必须考虑如何跳出传统的以万艾可为导向的销售模式,在药店系统和大众消费者中建立公司品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辉瑞便酝酿处方药“大零售”战略,辉瑞也从今年起正式成为国内第一家提出处方药“大零售”概念的外资药企。

  据张锐介绍,目前公司产品万艾可、立普妥等八大处方药已开始整体性拓展全国零售药店渠道,在药店已实现8亿元销售额,今年有望超10亿元。

  其实,在辉瑞之后,其他外企如拜耳、赛诺菲和葛兰素史克等也在谋划此事。但不同于辉瑞自建大零售队伍的是,其他外企都是两步走,一方面通过收购本土具备一定品牌和销售网络优势的OTC企业,另一方面也在加快了自身零售市场建设。如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赛诺菲先后并购杭州民生和太阳石“好娃娃”,都是外企在加速渗透中国OTC市场。

  张锐表示,“辉瑞在中国医院终端覆盖了五六千家,在药店终端差不多覆盖了四万家,从这个数量上看,它覆盖的广度比医院更大,而且便利性强,可刷医保卡,还与消费者更贴近。”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有40万家零售药店,其中连锁药店企业有2400家。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标点资讯公司总经理黄泽骎昨日告诉记者,在新医改的拉动下,近年来药品在药店渠道的销售额保持了15%的增长率,去年药店药品的销售额达到了2000亿元。(金羊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