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医术再高,老外对我们再信任,如果我们没药可抓,还怎么开诊所?”最近两个月,记者时常听到这句被在英国行医的中医们挂在嘴边的话。在经历多年“中药不是药”的误解后,很多在欧盟国家“悬壶济世”的中医可能将从4月1日起面临“有医无药”的尴尬。
在南部海港朴次茅斯一家中等规模的中药店,记者看到担任主治医师的陈大夫还留着一份去年底的《独立报》,头版头条写的是“欧盟将禁止中药进口”。一切起因都要从欧盟2004年颁布的《传统草药注册程序指令》说起。根据该指令,从2011年4月1日起,在欧盟市场销售的草药必须得到上市许可证后才能销售。因为欧盟市场的中药大多以食品、保健品等形式流通且注册费用昂贵,据说还没有一种传统中草药以药品身份在欧盟成功注册。如果“无药可抓”,像陈大夫这样的中医自然十分着急。
春节前,记者出席了一个在英中医组织的会议。会开了两个多小时,来自英国各地的中医大多低头皱眉,讲话的人也都表达了对欧盟“禁令”的困惑和不满。全英中医药联合会医师学会会长马伯英教授与英国药品监督部门保持联络最多,他解释说,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要限制进口的是“传统草药制品”,但被很多媒体夸大为专门针对中药,这才让华人社会感到慌张。马伯英认为,中医在海外出现一些波澜起伏是不可避免的,而未来三五十年,中医在海外还是要以西方病人为主,才能真正发扬光大。
2月16日,在英国的中医师似乎又迎来了“峰回路转”的一天。英国卫生大臣当天宣布,政府决定绕过欧盟给中医开一个“后门”,允许经过英国卫生专业委员会登记注册的传统草药师继续使用无照草药制品。所谓注册就是要考取“补充疗法和自然健康疗法理事会的医师认证”,但对绝大多数中医来说,用流利的英语表达医学理论,难度可想而知。马伯英说,“谁都明白,这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什么区别。”在爱丁堡开了8年中医店的段大夫准备在4月前关了他的店,因为“没有余钱来买各种中药的准入证”,另外,他英文不好,也考不下来英国的医师资格证。一些中医抱怨,英国的做法就是“隔山打牛”,迫使他们无法立足。(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