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德国科学家揭示肺黏液凝胶阻止纳米粒子通过机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29  浏览次数:145
    德国科学家发现了肺黏液中特殊的凝胶结构,揭示了肺黏液阻止纳米粒子通过的原因。该研究加深了对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感染的理解,将有助于吸入式新药的开发。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通常被称之为“痰”的黏液黏附在人体呼吸系统气道的内表面。这种黏性凝胶滋润肺部并防止小颗粒的渗入,如病毒或柴油油烟颗粒等。以前科学家一直无法解释,为什么纳米粒子看似可以在肺黏液中运动,但有时却不能到达肺细胞中的目标点,而只是吸附在了黏液上。

    现在,来自德国萨尔大学、萨尔州亥姆霍兹药物研究所(HIPS)、巴黎狄德罗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和德国费森尤斯医疗公司的科学家合作揭示了肺黏液的物理属性,并在纳米尺度上解释了肺黏液阻止纳米粒子通过的原因。

    萨尔大学生物制药专业教授兼HIPS“药物输送”部门负责人克劳斯-迈克尔·莱尔教授介绍说:“肺的黏液是一种特殊的凝胶。它的构造与其他凝胶完全不同。‘正常的’凝胶微观结构像纤细丝线绕成的孔隙组成的蜘蛛网。而肺黏液看起来却像海绵一样:粘稠、厚的凝胶棒隔开了充满液体的大的孔隙。这种骨架蛋白被称为黏蛋白。”研究人员已经证实,在这种结构中纳米粒子就像陷在栅栏组成的笼子里一样。在孔隙内颗粒移动不受阻碍,而当它们试图穿越孔隙时,却会被“栅栏”阻挡住。

    他们在研究中应用了光镊,即用激光束控制极小的粒子,使粒子像被一对镊子捏住一样移动。通过光镊的激光束,他们可以测量在凝胶中移动颗粒所需要的力。他们发现,用恒定的力可以让纳米球进入液相的孔隙里面,就像在一个正常的凝胶中那样。但是,当球碰到孔壁时,即遇到肺黏液的凝胶棒时,激光束就不能继续移动它了。用原子力显微镜的尝试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在磁力场作用下铁纳米颗粒毫无困难地挤进“正常”的对比黏液中,但在肺黏液中却不行。

    莱尔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呼吸道传染病是如何引起的,又如何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对于吸入性药物的研发这是特别重要的基础。”根据新的发现,活性成分如何克服黏液的凝胶结构必须被考虑,而这可通过所谓的溶解黏液方法,即让凝胶棒先于纳米粒子被溶解,让纳米粒子通过,然后再凝结在一起。(中国科技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