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病,后付费”
10月8日,在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四科,笔者见到了正在住院的退休工人老郭。“今天是俺住院治疗的第8天,一分钱还没有交。护士每天都把一日清单送到俺手里,吃一片药,打一次针,都写得明明白白。医院推行的‘先看病,后付费’真把患者放在了第一位。”
济宁市于2010年开始试点,截至目前,该市纳入新农合、医保定点的262家医疗机构全部推行了“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累计64万余人次受益。各级医疗机构先行垫付资金16.74亿元,未出现恶意逃费的患者。
该市二院副院长李伟说,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非意外伤害患者及“三无”病人(无姓名、无住址、无陪人),住院治疗时无须交住院押金,只需与医院签订协议,并提供医保证和经办人身份证,出院结算时向医院支付个人承担的费用即可。这种诊疗模式推行后,方便了患者就医,就医人数大大增加。
在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的一年多时间里,济宁市卫生、人社、民政等相关部门下发了12个文件,涵盖多项推动该模式实施的配套政策。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调整完善新农合和医保政策。去年11月,该市要求,自今年1月起,新农合经办机构要按上年度医院结算资金15%的比例,预拨周转金给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医院。今年4月,济宁市又设立“先看病,后付费”专项资金,以应对运行风险,为医院加上双重保险。
张庆荣是邹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长,自1999年开始做护理工作,现在是她感觉最专心做本职工作的两年。“以前要负责催账,哪个病人欠费,就要去提醒。”张庆荣说,现在只需专心做护理,与患者的沟通时间更多了。
“病历费用双公开”
“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成功推行,激发了济宁市卫生系统一系列医改体制的创新和管理机制的大变革。
今年4月,该市在全市卫生系统启动实施了“百名医疗专家进千村”活动,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100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每月不少于5天时间到全市100个乡镇、1000个村开展医疗服务。市财政列支资金210万元,向选派专家发放生活补助和食宿交通补贴。活动开展以来,选派专家累计接诊患者10万余人次、培训医务人员1.8万人次。
济宁市推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病历费用双公开”制度,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每天主动向患者提供上日采取的治疗措施及用药、费用情况,患者出院时即可免费拿到自己的住院病历资料。
9月底,该市又启动了“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从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派医务人员深入全市所有行政村,每2人组成1个小组对口联系1个行政村,每月不少于3天,进村入户开展坐诊、义诊、培训、查体、健康教育等工作,并与至少10户病员家庭建立一对一的长期帮扶关系。
该市推广了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经验做法。今年3月,该市卫生局联合公安部门创新开展了“零发案医院”创建活动,医院“两抢一盗”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9.3%。
山东省济宁市卫生局局长焦华说:“近年来,一系列便民惠民医疗措施的密集出台,都是为实现让群众‘看得好病、看病方便’这一目标。”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