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诺华肿瘤AMACO区域市场负责人宣布,吉必成将辞去诺华肿瘤(中国)总经理职务,调任诺华旗下AAA平台,就任北美负责人职务,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诺华之前,阿斯利康中国消化及呼吸雾化业务部(GNR)总经理陈鹏亘也才向员工宣布,GNR 助理副总裁何益敏将辞职。据了解,何益敏是今年8月以来,继董莉君、张岸巍之后,从阿斯利康消化及呼吸雾化部门离职的第三位高管。
对于近期跨国药企人事变动频频,业内认为,这或许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庞大的医疗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跨国药企的注意;但与此同时,一系列医改文件的出台,尤其是带量采购,却也在为国内医药、医疗市场也带来更多变化所致。其实,近年来跨国药企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加速调整国内的战略布局,进行人事调整,已经成为常态。
据悉,仅今年以来,包括辉瑞、罗氏、默沙东等多家跨国药企就都在中国区调整了组织架构,实行了包括业务线剥离与合并、更换高层人选、聚焦创新药等在内的多项举措。其中,在今年9月初,罗氏制药中国还特意新增了中国产品管线策略团队。同时,公司转型与创新办公室负责人陈星蓉女士将同时兼任中国产品管线策略团队负责人。据罗氏制药表示,此次设立中国产品管线策略团队主要就是为了加强中国整体战略布局,紧密与总部及产业链各方合作,让更多中国患者获益。
基于以上,业内认为,跨国药企大刀阔斧改革的背后,除了受到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政策推行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环境的风向逐渐由仿制药向创新靠拢。在国内仿制药利润缩水,大力推动创新药发展的背景下,加速调整布局中国市场的业务与战略就成为了跨国药企保持竞争优势的常态化操作。
比如说通过成熟业务的剥离及团队调整,跨国药企就可以加速弥合资金的缺口,同时也能实现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值重塑。同时,剥离非核心的成熟药业务还能增加内部合作的正向协同效果,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此背景下,业内预计未来还将有更多跨国药企或将通过积极调整在国内的战略布局,来加速“转型升级”,抢占国内市场份额。
总的来说,对于多数跨国药企而言,架构调整主要就是为了剥离非核心业务,节约成本加注创新药领域。从调整的路径来看,也能映射出跨国药企对于中国市场的未来期许。但是,研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战略调整也不会短时间内落地,能否抗住中国多项政策的推进也仍有待观察,因此战略调整能否出现成效也还要看其日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