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其主页上发出通知,决定从10月8日起调整部分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95个品种、2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7%。比较令人关注的是这一次降价涉及29家外企的总共50种药品,波及面之大之前罕见,而相关企业针对此次降价则大多表示“情绪稳定”。
外资降价药居多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类等药品费用高,对患者影响大,降低价格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负担。另外,这次价格调整对日费用高的药品加大了降价力度、对日费用低的药品不降价,鼓励价格相对低廉药品的生产供应;对部分临床供应紧张的血液制品适当提高了价格;对专利等创新型药品适当控制降价幅度,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药品的研发创新;对原单独定价药品,进一步缩小了与统一定价药品之间的价差,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之前有些医药业内人士称外资药企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对此颇有微词。而此次降价产品的清单中,29家外资企业的共50种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降幅。
有不愿具名的卫生部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即使是专利药,价格也在不断下降,而原研药的降幅更加之大,目前国内有些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差比较大,因而存在进一步降价的空间。“一般来说,10%-20%的价差比较合理。”
辉瑞中国企业沟通部总监席庆对南都记者表示,降药价是一种趋势,在此之前已经与政府方面有了足够多的沟通,企业的业务也提前对此次降价做了充分的准备,不太可能因此而对业绩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他还认为,目前市场上已经消化了此次降价所带来的冲击。而其他外企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类似观点。
医药板块依然逆势上扬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9月18日以来,从医药板块总体上涨的表现来看,该负面消息似乎对医药股冲击不大。对此,华创证券医药行业高级分析师廖万国分析:“市场此前已对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降价有所预期。尤其是7月底医药指数的调整,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另外,由于发改委下降的均是最高限价(高于实际招标价),且本次主要涉及肿瘤、免疫和血液制品,因此降价诱发市场整体抛售医药股的可能性不大。就拿某产品为例,公布降价9%,低于此前市场30%的降幅预期,这也触发了公司股价大幅上扬。
而前述分析师则对南都记者表示,2012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利润增速为17.7%,而2010年和2011年的增速分别为38.99%和23.24%。单从这几组数字上来讲,医药行业似乎是“小二黑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然而,应该注意到目前整体的经济大环境都不景气,医药行业的表现横向来看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医药向来是经济不景时资金所选择的“避风港”,因此假如整体经济形势没有大的好转,而降药价这种事情一般提前几个月政府就会跟相关企业通气,市场上也会放出消息并加以消化,等到药价调整通知正式发布,对市场能施加的影响已极其有限。
解读
抗肿瘤药:是降价重点
从此次降价的清单中还可以看出,抗肿瘤药物是本次降价的重点,其中也涉及到不少国内企业。譬如恒瑞医药的奥沙利铂从463元降低到285元,降幅达到38.4%,值得注意的是,该药品是恒瑞的支柱产品,年销售占恒瑞全年收入的比率大约超过一成。
有医药分析师对南都记者分析到,此次降价短期内对恒瑞医药的冲击不小,不过因为10月8日以后才降价,这种冲击要完全体现还得等明年。另外,以恒瑞关于研发的公开资料来看,按照其预期的话,新产品的上市将有效抵消掉本次负面冲击。“当然,新药研发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而现在降价的矛头又主要对准抗癌药,对于恒瑞这种以抗癌药为主的公司来说,如果新药研发上市跟不上,业绩就会掉得比较厉害。”
血液制品:仍有提价空间
此次药品调价并不都是降价,血液制品的调价就以升为主,但对血制品企业影响不大。这主要是与年初颁发的政策《医药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为确保基本药物供应对部分稀缺药品进行统一定点生产和定价有关。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目前血液制品总体需求旺盛,又因贵州血浆站关停等加剧了供需矛盾,未来血制品具有一定的提价空间。华兰生物公司人士也表示,公司八因子血制品药物在全国统一价格后,将会平衡各地区的供应格局,但仍未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