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做大医疗保健业需走出“治病”局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26  浏览次数:117
    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仅为5.1%,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据测算,中国尚需增加医师、护士等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发表的演讲,引发了舆论对中国医疗保健产业发展的关注和诸多猜想。我国医疗保健产业发展的现状究竟怎样?这块产业“蛋糕”又该如何做大?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医疗保健产业应当是包括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管理以及健康管理等相关服务在内的完整体系,但目前我国卫生行业提供的服务还主要集中于疾病治疗领域。”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说。

  据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德志介绍,医疗保健产业的核心层是医疗保健服务业,包括向社会公众提供治疗、护理、康复及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在核心层之外的医疗保健相关产业则包括老年护理、健康管理、医疗旅游等延伸性保健服务,以及提供中间产品和支持性服务的产业,如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业、批发业、医疗保险业和信息技术业等。

  于德志说,发展相对滞后的正是医疗保健相关产业。这种滞后主要表现在:医药企业整体缺乏创新能力,药品生产以仿制药为主,且质量参差不齐;大中型医疗设备、中高端医疗器械和高值医用耗材更是严重依赖进口。而老年照护、医疗旅游、休闲保健等行业则只是刚刚起步。

  饶克勤说,总体而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民的医疗保健需求会加快增长和释放。有资料显示,医疗保健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之一,目前提供1430万个就业岗位,并将在2010年和2020年间新增560万个就业岗位,是最具就业增长潜力的行业。

  据统计,2010年,低收入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平均为6.2%,高收入国家平均为8.1%,金砖国家中,巴西和印度该比重分别为9%和8.9%,而中国目前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仅为5.1%。于德志表示,在我国,无论是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保健服务业,还是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医疗保健相关产业,都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应通过制定实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使健康产业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老年护理产业缺口巨大

  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饶克勤说,这会直接引发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失能老人和残疾老人需要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更多的老年人则需要依赖以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为核心任务的社区养老机构。

  据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10年,我国约有594万名老年人需要间断性护理,238万名老年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进入护理院,并在那里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两部分老年人所需床位达到386万张,所需护理人员约177万人,护理服务的经济规模超过1700亿元。再过40年,老年人对护理床位和人员的需求还将增长2倍~3倍。

  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现实提供的护理服务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护理院数量仅为49家(其中城市46家,农村3家),床位数7178张,医护人员1754人,总收入仅3.94亿元。据了解,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床位也主要用于老年人的康复和护理服务,可即使加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19万张病床,也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1/3。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黄二丹表示,当无法在机构和社会得到应有的护理服务时,老年人往往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反复间断地占用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床位,这不仅影响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还会增加患者的就医负担和就诊难度;二是多数家庭被迫选择居家护理,这部分患者往往不能得到恰当的护理服务,生活质量很低,家庭负担很重。

  黄二丹建议,我国应逐步建立以机构护理为依托,以家庭护理为主体,以器械租赁为补充的护理产业链。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0.5%(约54.5万)因急性发病在医院治疗,2%(约238万)在护理院长期接受医疗康复和临终关怀,5%(约594万)接受家庭病床照护和定期上门护理,92.5%(约1.1亿)从社区获得健康服务。这样算来,我国的老龄护理产业共需要54.5万张急性病床、238万张慢性病床、149万张家庭病床,以及相应的健康教育资料和护理器材。

  产业发展还需政策扶持

  事实上,即使是位于核心层的医疗卫生服务业,也存在着极大的供需矛盾。据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测算,若按国际每千人口医疗服务人员标准,我国尚需要增加68万名医师、953万名护士、85万名药剂师和117万名牙医。

  要弥补这一缺口,于德志认为,应在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和境外投资者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或直接举办医疗机构,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发展;鼓励有资质的个人依法开办私人诊所,实现医疗服务产业领域的公私合作,扩大和丰富全社会医疗资源,满足多层次的医疗需求。通过改善执业环境,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医院评审、土地划拨、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支持。

  发展老年健康护理服务业,同样需要动员民间资本参与。于德志说,民间资本和各类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基础性护理服务,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准入标准、执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实施市场监管和护理服务质量监督。同时,要尽快制定人才培养和培训规划,逐步壮大老年健康护理人员队伍。

  于德志认为,要改变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产业格局,扭转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更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对已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和医疗设备实行同质同价,在政府集中招标采购中优先采购和使用;对优先采购国产药品和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进行补贴;在国外医疗援助中,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药品和医疗设备。 (健康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