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丙肝防控项目总结评估会上表示,自1997年我国实施法定报告丙型肝炎以来,丙肝报告病例数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但很多地区丙肝高发的原因、具体感染途径、基层防治能力状况等都还不清楚,缺乏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急需因地制宜进行探索。
吉林省丙肝发病率位居全国前列,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病率居该省首位。2010年9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百时美施贵宝基金会在延边州开展为期两年的丙肝防控项目。项目前期开展的基线调查显示,普通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率为26.56%,仅有2.24%的人知道如何预防丙肝感染;在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的危险行为分别是拔过或修补过牙齿(42%)、穿耳洞(27%)、手术(21%);医务人员丙肝知识知晓率只有59.7%,诊断标准掌握不牢,存在比例较高的漏诊、误诊。
据了解,根据基线调查发现的问题,该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不同对象的培训、讲座、座谈、义诊、宣传等干预措施。项目开展两年后,当地医务人员、高危人群、普通人群的丙肝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5.79%、92.24%、80.69%,报告发病率下降了2.82个百分点。(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