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一词主要用于形容某一领域发生非理性的内部竞争,其中在抗肿瘤药领域,近年来PD-1“内卷”正在加剧。
在国内,跨国药企默沙东的K药、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以及罗氏的T药、辉瑞的B药早在2018年就进入国内市场,随后在2018年12月,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首个国产PD-1抗体药物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后,意味着抗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了“中国创新时代”。
近年来,国产PD-1市场竞争已经越趋激烈,目前国内上市的国产PD-1已多达6家,分别是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单抗和誉衡生物赛帕利单抗,其中后两款均为2021年新获批上市的产品,而前四款均已通过降价进入医保,PD-1也进入了“年费万元”时代。而新上市的康方生物/正大天晴的派安普利单抗,也在慈善赠药等条件下,年费用压低至1.95万元/年。
另据西南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2月,全球共有154个PD-1单抗在研,其中已上市8个,处于申请上市阶段5个,处于Ⅲ期临床阶段7个。预计未来2~3年,全球上市PD-1产品将可能超过20个。中国PD-1研发火热,全球154个PD-1中,有85个由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开发,占比达到55%。另从PD-1单抗在国内的情况来看,除了获批上市的6个产品以外,还有3个处于申请上市阶段,另外,处于Ⅲ期临床阶段的有7个,预计未来2~3年国内上市的PD-1单抗将达到15个。
可以说,PD-1“内卷”正在加剧,业内认为未来企业将拼两大能力。一是适应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产PD-1单抗对肿瘤适应症中,卡瑞利珠单抗的适应症多达六个;而在涉及一线治疗的适应症上,替雷利珠单抗则有两个。而除了现有适应症以外,国产PD-1产品的还有其他肿瘤适应症正陆续提交或进入临床阶段。例如,信达生物在国内的研发管线合计有23条,其中有7项适应症进入了3期临床;而在海外研发管线上,百济神州总共有11项。此外,9月1日晚间,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已向美国FDA提交注册申请,适应症是鼻咽癌,主要为单药三线治疗。总的来看,国产PD-1的适应症正呈现扎堆研发的状态,其中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等,每个适应证均有超过10家在研。
二是商业化能力,除了适应症不断获批的优势以外,企业也需要很快作出相应的布局,才能占据市场。其中在国内市场上,国产PD-1想要进一步拓展市场,需要通过开发基层医疗市场以及PD-1为主的药物联用治疗等方面,但随着医保等推进,未来PD-1或持续创新低价。而在国外市场上,“出海”是很多企业采取的布局战略。据了解,目前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5家PD-1药企均已在海外授权。而誉衡制药/药明生物的在赛帕利单抗,早在2017年就已实现海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