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远程医疗将向个体远程监护方向发展市场空间巨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04  浏览次数:144
  近年来,现代社会的变迁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医疗服务资源匮乏和分布不均的状况日益凸显,而远程医疗能够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对医疗服务进行分配和管理,不仅降低了医疗时间和成本,还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医疗服务的障碍,使患者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诊治。目前,无论国外或是国内,城镇或是乡村,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逐渐增长,人们对远程诊断及会诊、远程护理、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远程医疗技术不断进行探索,涉及远程医疗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也层出不穷,这些专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大大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

  远程医疗快速发展 技术创新领域广泛

  如果说城市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现代医学的进步,那么远程医疗的实现,则为人类医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经过了初始阶段、交流阶段、革新阶段、热潮阶段,远程医疗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

  “远程医疗相关技术在国内外已比较成熟,尤其是发达国家,已有不少成功案例。”深圳市康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曾云峰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包括急救、教育、医疗咨询等功能的远程医疗机构,并在远程医疗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世界上首例机械臂远程遥控心脏手术,到现在的远程会诊、远程护理,远程医疗水平的进步一直依赖着高科技的支持,而相关领域大量的专利技术也是推动远程医疗发展的因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远程医疗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记者以“远程医疗”为关键词进行了专利检索,在全球范围内共检索到相关专利申请227件,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同时还涉及电通信、航空等领域。其中,有113件涉及医学卫生技术,占比达到了35.31%,另外涉及电通信技术的有94件,涉及计算技术的有80件。由此可见,远程医疗技术的研发已不仅限于医学领域,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远程医疗技术已在更多的领域获得了应用和再创新。

  通过对涉及远程医疗领域相关专利申请进行区域分析,记者发现中国为远程医疗技术专利的主要申请国,提交的相关专利申请有200件,占到了总专利申请量的88.1%。而其他国家提交的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均未超过总量的5%,其中美国的3M创新有限公司(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韩国的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荷兰的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这些相对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仅提交了2至3件,且近两年未再提交过新专利申请。对于这种情况,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原因与发达国家较小的医疗区域性差别和部分国家对跨区行医资格的司法限制有关。

  国内重视专利研发 技术应用受到限制

  据介绍,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远程医学活动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通过卫星与德国一家医院进行了神经外科远程病例的讨论。1994年,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用电话线进行了会诊演示。1995年,上海教育科研网、上海医大远程会诊项目启动,并成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研究室。1996年,上海华山医院开通了卫星远程会诊。至今,远程医疗已在我国的心脏科、脑外科、精神病科、眼科、放射科及其他医学专科领域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目前实现远程医疗主要用到了生命健康数据检查、各种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条码管理技术、流媒体音视频技术、生命医疗技术等。” 曾云峰向记者介绍,远程医疗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远程通信技术,近几年来国内相关企业非常重视该领域技术的创新研发,也提交了不少专利申请。

  通过对2003年至今年的相关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记者了解到,2010年和2011年是提交远程医疗相关技术专利申请的高峰期,仅这两年期间,我国申请人就提交了101件相关专利申请。这一现象与我国不同地域医疗条件的明显差别,以及近两年偏远地区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有关。

  不仅如此,记者还在专利检索中发现,我国远程医疗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人分布较为分散,其中苏州翊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提交专利申请数量较多的企业,主要涉及远程医疗信号装置和监护系统设备。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专利申请是由我国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医院和个人提交的,虽然有的仅提交了1至2件专利申请,但是这种“遍地开花”的分布状况也表明了我国远程医疗技术的创新来源是较为广泛的。

  虽然我国远程医疗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量较高,有利于国内远程医疗系统的开发和建设;然而,由于其中一些关于远程医疗设备的专利技术需要借助完善的网络系统来应用,而国内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很多还未能实现远距离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所以限制了相关专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各医疗部门间的信息化系统缺乏横向的联通,医疗信息‘互不共享、各自为政’,而远程医疗流程的复杂,导致现有的远程会诊、远程转诊系统会签流程耗时较长,执行效率也较低。”曾云峰告诉记者。

  专利应用有待加强 发展之路前景可观

  “目前,我国实现远程医疗服务的相关技术已经具备,可以满足大部分地区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但是仅通过研发专利技术来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更容易地应用这些专利技术。”业内专家表示,也就是说,医疗服务的提供商可以通过某个远程医疗系统和设备的专利技术说明书,了解其能否满足医疗过程的需要,但对于实际使用这些系统和设备的医生和患者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完全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他们只需要这些复杂的系统具有简单的操作功能,能够方便地实现远程医疗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这就对相关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曾云峰表示,相关医疗领域的企业应该在远程医疗设备的集成化、微小化以及实用性方面进行创新,“微小化是指产品微小化,例如‘穿戴式医疗’、‘家庭远程健康监护系统’等产品;而实用性,也就是减少和优化远程医疗执行过程中各种复杂的签证流程,用电子信息化的‘一键式’远程医疗来代替。简单地说就是越来越接近人们生活,让医疗健康服务‘傻瓜化’。”因此,在远程医疗相关领域专利技术的研发上,需要加强IT企业、软件服务商、电信运营商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在相关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新,以开发出更适于应用的远程医疗产品,形成规模化效应,推动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化进程。

  “远程医疗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曾云峰表示,远程医疗对医疗行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减少就诊时间和空间距离、提高医疗应急速度、降低医疗管理成本等方面。目前,远程医疗已经在国内医院内部远程会诊、急救、政府卫生监管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还将会向个体远程监护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医院、家庭甚至个人迅速增长的医疗需求,医疗行业正在走入信息化发展的轨道,远程医疗服务也将在国内得到大力推广。就像视频聊天、网上购物一样,今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相关领域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远程医疗服务将会进入家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相关报道称,未来人们将有可能利用远程医疗技术构建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虚拟医院,病人可以不同的身份远程登录,利用个人的医疗信息记录设置个人环境,而医学专家可以在系统内协同工作,共享各种医学数据进行交流和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的增长,远程医疗产业的前景将无可限量,它的发展之路将走得更远。”曾云峰如是说。(知识产权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