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6月28日讯 一药难求、价格被炒……近段时间,片仔癀的市场价格遭遇资本炒作,部分线上电商平台单粒销售价格甚至超过千元。同时,在资本市场,片仔癀股价也不断攀升,三个月内从每股240元,上涨至6月25日收盘价446.90元/股,公司总市值达到2696亿元。
针对近期市场有人炒作片仔癀锭剂的现象,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片仔癀公司”)在获悉市场情况后做出响应,报请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坚决维护市场秩序。
稳定供应 规范终端销售
《医药经济报》走访多家连锁药店,部分驻店药师和店员均表示,目前没有片仔癀锭剂,但部分门店可以买到片仔癀含片。
有药店工作人员坦言,缺货也是近段时间发生的特殊情况,在缺货之前门店还做过促销活动,价格在600多元,现在可以在药店登记,待门店有货之后可以告知购买。
对于目前特殊的市场状况,药店工作人员告诉《医药经济报》,可能跟疫情有关系,亚洲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对片仔癀这类经典中药产品非常认可,随着出口力度持续加大,海外对于中药产品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此前,片仔癀公司在今年5月份的互动平台回复中就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针对消费者提及的“片仔癀买不到”的相关话题,片仔癀公司表示:“将持续密切关注终端市场。”
在线上平台,如今590元/粒的片仔癀确实“难觅踪影”,在天猫医药和京东健康上查询可以看到,片仔癀标注的售价均超过900元/粒。
片仔癀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指出,一直以来,公司秉承以德制药、以药弘德的价值理念,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做到守法规范经营,呼吁广大消费者理性购买片仔癀产品,共同呵护民族品牌企业。
为稳定产品供应,规范终端销售,拓展销售渠道,片仔癀公司进一步表示将做好产品生产和供应,加大对自营渠道和主流连锁药店渠道的供应量,努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加强自身终端门店的店员培训、做好消费引导,并进行不定期巡查,防止高价售卖;开启天猫旗舰药房片仔癀的线上销售,加速布局京东旗舰店;增加与片仔癀锭剂同质同效的片仔癀胶囊剂型供应,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价格异常 监管关注炒作行为
资料显示,1999年12月,片仔癀由成立于1956年的原漳州制药厂改制而成。2003年6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交易,业务集中于以片仔癀为主的中成药生产与销售。
和云南白药类似,生产片仔癀的处方、工艺均被国家中药管理局和国家保密局列为国家绝密。片仔癀也是最早获得国家一级保护的中药品种之一。
片仔癀主要由牛黄、麝香、三七、蛇胆组成,该药物适应症状为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淤所致急性慢性病毒肝炎、痈疽疔疮、跌打损伤以及各种炎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片仔癀片中的牛黄、麝香均为天然成分,多年来片仔癀价格上行与原药材价格上涨和成本增加不无关系。2005年、2007年、2012年、2016年,由于主要原料成本上扬及受限额使用等原因,片仔癀的市场价格均有所上调。
2020年1月,片仔癀公告称,鉴于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公司决定自公告之日起,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30元/粒上调到59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4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5.80美元/粒。
此外,片仔癀的海外名气也不断放大市场需求。早在2003年,片仔癀公司就表示,片仔癀在海内外市场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对港澳台、东南亚、北美及澳洲的海外销售占公司总销售一半左右。1988-2003年,片仔癀每年平均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连续多年居全国中成药单项产品出口创汇前列。”
不难看出,虽然往年片仔癀的市场零售价格有所上涨,但是面对国内和海外的市场消费需求,价格尚在正常市场波动范围内。此次短期的价格“异常波动”,数字背后可能存在的游资炒作和恶意加价等行为,已经受到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
资本市场 高价值品种受热捧
中医药持续获得政策利好,推动中医药产业正在朝向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从2013年3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至2016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中医药产业扶持正式上升至法律高度。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这为中医药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云南白药、同仁堂、片仔癀、广誉远等一大批中药企业,在持续专注承古铸今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得到了资本市场认可,近一年来,众多中药上市公司股价均呈现明显上行趋势。
头顶“国家双绝密”(绝密配方及绝密工艺)、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等光环,片仔癀已经成为中国中医药产业传承经典、拓展海外市场的一张“名片”。
为夯实在肝病治疗的地位,片仔癀加大产品开发投入力度,针对肝病及肝癌投入资源开展研究,在研发费用上,2020年全年研发费用投入为9755万元。
业内普遍认为,中医药行业无疑是医药细分领域最具确定性的增长行业,无论是宏观政策加持还是资本流向偏好,都有利于长期做多中医药资本市场,产业链优势突出、上游药材资源掌控能力较强、品牌地位稳固、自主定价能力相对较好的品牌中医药企业,势必具备更大的产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