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5月26日讯 临床实践指南是给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被业界称为医生的“指南针”和“口袋书”。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质量临床实践指南的编写制作和执行落地,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近日在京成立。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表示,临床实践指南是技术层面对医疗行为的最基本约束,是医疗服务同质化的保证。成立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能进一步解决指南制定过程中证据收集和解读、多学科参与、利益冲突等问题,力争在未来几年制定出一批符合国际标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8年间,我国符合一定要求和质量的指南及共识解读类文献有1593篇,临床指南数量持续增加。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临床指南的质量仍有一定差距。
中科院院士韩启德认为,21世纪以来,我国走过了从单纯引进和解读国际指南到逐步修订和编撰不同学科临床诊疗指南的艰辛历程,医疗服务水平得以不断提升。此次成立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有助于严谨客观地给予临床指导建议,让更多医疗工作者了解指南撰写的科学方法和标准流程,最终让更多患者获益。
国家卫健委近年也加大了临床指南的撰写执行和落地力度,针对一些重大疾病、罕见病、突发疾病组织并发布了系列指南,覆盖肿瘤、抗感染、肝病、手足口病、罕见病等领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更是为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是一个多学科团队加盟的非营利性平台,设立各学科院士团队指导委员会,将为指南的制定者提供方法学、临床研究证据整合、综合项目管理等方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