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华海药业借诺华大力发展制剂业务提高承接能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27  浏览次数:263
    日前,华海药业与诺华国际制药有限公司爱尔兰分部及其子公司山德士签订了战略协议,公司负责向诺华全球分支机构供应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并且为山德士供应其商业化和研发阶段的一系列产品。

    分析人士表示,类似华海药业这样借助于国外专利药企合作来实现业务升级,从原料药生产向制剂生产转型将成为我国众多原料药企业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政策重视制剂生产的背景与国外药企加速完成产业转移的浪潮中,能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内药企将迎来保障性业绩增长。

    携手专利药企加速业务升级

    华海药业有关人士表示,公司此次合作可以看作公司业务的升级,从以往为仿制药生产商提供原料药转变为为原研药、专利药生产商提供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此次与诺华制药的合作也将很大程度上支撑公司业绩的提升。

    华海药业一直以来比较注重海外市场的拓展,公司已与默克、阿斯利康等知名国际药企具有合作意向或已签订合作协议。2010年3月,公司与默克公司签订了一项多年期制剂委托加工协议。目前,华海药业的国外业务所占比重在70%到80%之间。

    据了解,诺华的沙坦类产品年销售收入约为70亿美元,其专利将于明年到期,而华海药业与国际制药巨头合作的主要方向正是专利到期的药物。而关于沙坦类产品的合作,华海药业目前还在与诺华洽谈之中。华海药业2月10日以15.4元/股的价格收盘,上涨3.43%。

    拥有承接能力药企将获高增长

    近年来,国际医药巨头在扩展市场的同时开始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寻求在质量有保证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专家预计,未来中国和印度研发外包和制剂转移生产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当地拥有品牌和网络优势的企业将成为国际医药巨头的理想合作对象。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拥有承接转移生产能力的医药上市公司较少,基本只有华海药业和海正药业。其中,华海药业是国内极少能够获得美国FDA原料药认证、FDA仿制药ANDA认证、EHS认证和CGMP认证的企业;公司目前业务范围达到25个国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

    而在承接国外药企生产转移方面起步较早的海正药业,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的代工角色向合资方角色的转变。公司有望成为抗肿瘤抗生素和抗寄生虫类药物生产转移的最大获益者,分析人士预计,到2012年,公司承接生产转移收入将超过7亿元。(中国证券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