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盟主席指,如果欧洲不改变现有药品降价及缩减成本政策,以及增加支持创新及研发的投入,欧洲制药业目前全球排名第二的地位岌岌可危。目前欧洲的经济正经历自欧盟建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制药业也不能幸免。
近日,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盟(以下简称EFPIA)主席安伟杰(Andrew Witty)致信欧盟领导人,指目前欧洲制药业的现状“令人担忧”,由于欧洲目前的制度和对制药行业“不甚友好”的政策,欧洲制药行业的销售收入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众多欧洲的制药巨头,如赛诺菲、诺华、阿斯利康和葛兰素史克等总部在欧洲的厂商纷纷裁员和关闭在欧洲的一些工厂并将制造和研发基地迁往中国等新兴国家,严重影响欧洲制药业在全球的地位。
欧洲制药业全球地位岌岌可危
根据EFPIA提供的资料,目前制药业在欧洲的各行业中依然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据统计,2011年欧洲制药业的贸易顺差为486亿欧元,在欧洲的投资总额为275亿欧元,这一行业在欧洲直接提供了66万个就职岗位,而与此间接相关的就业岗位估计达到这个数目的三到四倍。
然而,即使是在金融危机以前,基于欧洲民众一直以来对高药价的不满,欧洲的政府对制药业一直不太友好,一些政府高层在不同场合公开谴责制药巨头们多年来一直以某些遏制竞争的举措使药价一直居高不下。相关的机构也接连对这些大药厂以反垄断的名义展开调查,根据媒体披露的材料,各大药厂在欧洲的总部都被调查人员搜查过。
一位不愿具名的欧洲律师事务所驻华的执业律师对记者透露,基于欧洲社会,尤其是欧盟区有比较强的平等概念,药厂很难在这个地区获得像在美国那样的专利保护,通常一个药品在欧洲实际的专利保护期要比美国短。而且在美国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延长专利保护期,这在欧洲的法律制度下比较难以实现。制药巨头们的实际销售利润,相对于美国,多年以来一直就不怎么好,这次欧洲的经济危机,只是将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已。
另外,即使是处于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厂商的所获相比于美国也要少得多。
首先是各国政府通过一些法案迫使各大药厂降价,诺华制药C EO江慕忠在去年年底曾对媒体表示,该公司的药品价格在政府的压力下,仅去年一年平均就下调了5%.
其次是药品在欧洲的销售渠道,药厂难以有效控制。同样的药品,在欧盟区一些较不发达国家,比如希腊和罗马尼亚等国,价格比法德等国要低,因此经常有药品从价格低的国家流向价格高的国家,给药厂的销售造成一定的损失。然而在法律层面,药厂却无法在欧盟区内阻止这些药品的跨地区流动。因为根据欧盟的相关法律,人为阻止商品在欧盟区内自由流动是违法的。偶有厂商尝试阻止这种流动,最终通常是被执法机关以非法营销控告罚款。
第三,自2010年以来,在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些国家,因为政府财政紧张,而削减医保等福利又会招致民众的强烈反弹,药品价格降得比其他国家要厉害,安伟杰在信中提及,2010-2011这两年间,欧洲制药业在这几个国家“主动”降价而导致销售收入减少70亿欧元。另外,这些国家欠债不还,根据E FPIA公布的资料披露,目前这几个国家拖欠的账款总额在150亿欧元以上。
安伟杰在这封同时寄给欧盟各主要领导人的信中指出,如果欧洲不改变现有药品降价及缩减成本政策,以及增加支持创新及研发的投入,欧洲制药业目前全球排名第二的地位岌岌可危。
中国市场表现抢眼
与欧洲市场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地球的另一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上,这些制药巨头们则不断增加投资,新建研发和制造部门,尤其是在中国的增速惊人,施贵宝和阿斯利康甚至把亚太总部都搬到了中国上海。这些投资也给各个药厂以高额回报,从各个药厂的财报中都可看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增长强劲,已经构成了维持业绩增长的主引擎。以诺华为例,其2011年中国的净销售额比上一财年增长38%,在各个新兴国家中,表现最为抢眼。
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报告,中国未来的30年,将一如既往地拥有众多的人口,以及较过去更大比例的老龄人群。人们对健康对药物的需求,特别是年纪大了的人对药物的依赖将会更大。比如,中国未来的高血压患者将至少有1.6亿,癌症患者也至少有450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需药市场。虽然今天中国的药物市场相对欧美还比较小,对创新药的消费量仅仅是第4名或者第5名。但是大约3到5年后中国的药物市场将会长成为世界第二。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
另外,中国还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近年来大幅增长。并且近年来还有很多有多年的制药经验、甚至有高层管理经验的科学家选择回国。另外,虽然中国的专利保护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因为高端专利药的门槛性,有些专利即便流出,中国的本土药厂也无法消化,而跨国同行则不会买,因为会被属地国追究法律责任,这无疑给其专利提供了保护,增加了其价格垄断能力。这也是吸引国外药厂进军中国的两大要素。
跨国药企抢滩中国
正是基于此,百时美施贵宝和阿斯利康索性将亚太区总部搬到上海。而诺华在2011年公开对外宣布,在之后未来5年内,公司将在瑞士和美国计划裁2%的劳动力,约2000人,以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政府医疗预算削减。然而,在中国和印度不仅不裁员,还将新增数百个职位。此外,诺华在瑞士和意大利的工厂将关闭,制药业务将外包至低成本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生产。
与诺华策略相仿的还有跨国制药巨头默沙东,该公司此前也曾裁员,但同时,其中国扩张始终没有减速。在2011年底默沙东发布消息称,将在北京成立亚洲研发总部。同时,将在之后的5年内在华投入15亿美元(约合96亿元人民币)的研发资金。另外,辉瑞和赛诺菲等药厂也将销售重点转向了亚洲市场。
本土药企“走不出去”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各大跨国制药巨头在中国狂飙突进的同时,很多本土药厂多年以来依旧只能局限于国内市场,做低端的仿制药。苦于同质竞争和恶性价格战,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仅为其销售收入的1%(国外企业多在15%以上),并且缺乏创新药物的研发能力和开发链。尚未建有一个早期、中期、后期互为关联的药物研发链。研发人才严重不足,研发转化能力差。
因为科研实力较差,因而会出现前文所述的,国外药厂的很多专利,本土药厂无法消化的情形。另外,这也导致国内厂商的产品,除了少数廉价的原料药,制剂拿到欧盟或美国FD A认证的只有少数几家,很难走出去。而国内企业生产原料药,所获有限,却产生大量的污染问题,虽然这个阶段不可避免,但毕竟还是得不偿失。
而反观近邻印度,其制剂早已走向世界,有些著名厂商兰伯西,通过对畅销药物的首仿以及改进剂型和增加新的适应症,从而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率。据统计,像兰伯西这类国际上知名的仿制药厂商的利润率多在50-60%左右,而我国企业,除了少数拥有独家品种的厂商(主要集中在中药领域),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利润率普遍低于10%.
为此,葛兰素史克中国副总裁鲁白曾撰文指出,中国制药[2.19 7.88%]行业要提高研发能力,由新药研发外包(CR O)起步,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他认为,CRO的影响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CRO可以招募和培养人才;第二,CR O发展建立了一批技术平台,现在的CRO是一个边学边做的过程,慢慢将会形成自己的技术和平台。第三,CRO已经累积不少资本和经营的经验。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整合外包(Fully integrated CRO),既做化学药,也做生物药,还做药代动力学毒理和临床实验。CR O有资本有经验,有技术有人才,就有可能转型成新的生物高科技公司了。
而北方某药企总经理对记者表示,相比于印度,国内对于药企“走出去”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实在太弱了,而且目前某些不必要的监管,也使企业为此付出一些成本,成为企业的掣肘。(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