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过“你家药卖一毛多,是别家的119倍,解释一下”后,很多人对于药品定价,尤其是在面对集采招标时,有了独特的想法。不把价格搞到让人发出“哇”,都好像没有正确对待集采,很容易被别人说“你这态度不行啊?”
但终于,广东省有了明文规定,特地发布了《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2020版)》。
“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以欺诈、串通投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式竞标,扰乱集中采购秩序”的,视为招采失信行为。
这算是正经八百的考虑起了成本与利润,还有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为广东省这种脚踏实地的做事风格点赞!
为什么要限制不合理的低于成本价竞标?
第一,因为他们本身并非为了持续供货,而是借低价入市,搅局,仅此而已。任何一个做长久市场的都不会用这种方式,你看到的“赔本赚吆喝”,后面必定会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只不过这里“天子”是市场渠道。
对于小企业而言,妄图用低于成本价进军,可能是意味着自杀。对于大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垄断。低于成本价销售,最明显的就是对企业的不负责,对企业员工的不负责。他们往往对内宣传“没办法,现在根本赚不到钱,希望大家能自己要求降薪水。”,对外“我们为了让利,真的放弃了很多,给我们点个小红心走一波吧”,赚取了关注度,博取了市场份额,还一副“这是爱的奉献”的样子。请问,你开企业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利与民还是散尽家财?
第二,质量因素,低于成本价药最终必定会反应到原辅料的放宽上。
大家还记得“毒胶囊事件”吗?2012年,央视播出《胶囊里的秘密》,曝光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而后用于药用胶囊,最终成为药品辅料进入患者口中。
而在2014年,另一起9000万粒毒胶囊事件曝光;2016年,浙江查获1.3亿毒胶囊。
为什么要搞这些工业明胶胶囊?因为钱,因为成本。正经的药用明胶贵,而工业明胶便宜,为了追求降低成本,一些药企才把质量扔到了一边。
当企业选择低于正常成本价卖药,你觉得能一直保持亏本状态吗?就是他再想一直亏本下去,也得有钱给他亏下去才行啊?你老板愿意亏,工人工资呢?钱哪里来?所以,必须保证正常利润,才能让企业正经做事。
成本难算吗?难,也不难。
难在成本与规模相关,生产规模越大,越能降低成本。本质上讲,药品就是一种规模化商品。你生产一万针注射剂,车间要开空调,你生产五十万针,也要开空调,时间?绝 对不是相差五十倍。所以,同一种药,根据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在不同的企业成本是不同的。
不难,因为你工艺可能不同,但同一种药品的最终组成成分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十个公司都是做大青叶片,碾碎了,大家成分都一样。那么一百万片的最低原料成本就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低于这个价格。你可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但不能缺斤短两啊!
所以,真要查成本,直接把财务和相关单据查一下,看下工资、产出、房租水电等,都能得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不用想的太复杂。
让集采,也在合理范围内实施,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