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国家卫健委就试点省份医改经验举行发布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11  浏览次数:118
  医药网12月10日讯 12月8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巡礼十三五”系列发布会,邀请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等省份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出席,介绍 “十三五”期间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医改典型经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将继续按照“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这一主线展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于2015年、2016年先后确定了两批11个省份作为综合医改的试点省份,这些省份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在多个医改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取得了很多值得推广的典型经验。     11月17日和26日,我们分别召开了两场发布会,介绍上海、江苏、湖南等地7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在推进医改方面的工作进展。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四个省份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的负责同志,介绍他们在深化医改中的重要举措和成效,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们加大对这些经验做法的提炼和宣传,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嘉宾,他们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女士,四川省医改领导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贵先生,陕西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联昌先生,青海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厍启录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晨阳先生。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下面,首先请薛海宁副司长介绍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综合试点工作情况。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     薛海宁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综合医改试点典型经验发布会的第3场专题发布会,这也是我们3场发布会的最后一场。这次发布会将重点发布“十三五”期间四川、陕西、青海、宁夏四个省份的综合医改进展情况。这4个省份位于我国西部,卫生健康领域的基础水平相对于之前我们发布的7个省份来说还是比较薄弱,但是这4个省份深化医改的劲头和勇气一点也不差,4个省份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在医改的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率先垂范,推动医改从试点探索、单项突破,逐步转向全面推进、系统集成,为探索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医改道路发挥了比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持续强化医改的组织领导和推进机制。陕西、青海、宁夏都由省、自治区政府一把手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高位推进综合医改工作。陕西健全了省市县联动的组织领导体制,并且将落实“大病不出县”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各地市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第二,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西部省份,补齐西部省份优质医疗资源的短板。四川科学规划省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群众在省市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陕西推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建成了一批专科联盟,加快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宁夏推进县域医疗健康总院与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加强人才、技术、重点专科建设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     第三,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四川全面实施二级及以上医院的绩效考核,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促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陕西通过建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公立医院外部治理和内部管理体制;青海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行院长目标年薪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宁夏对全区公立医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绩效,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第四,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四川消除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达标率达到百分之百;陕西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和转岗培训,提高乡村医生补助,不断增强基层的首诊能力;青海跨层级、跨地域调剂盘活编制资源,由省级公立医院选派业务骨干援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让牧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宁夏促进医联体县级医疗专家技术和服务向基层流动,帮助基层提升服务能力。     第五,持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四川探索对紧密型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调动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内生动力;陕西加快推行按病种为主的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所有地市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宁夏统筹推进医保结算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式结算;青海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省级统筹和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并且将全省门诊、特殊病、慢性病的病种统一规范到26种,增强了门诊的保障能力,居民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比下降到24.9%。     除此之外,各省份还有一些各具特色和亮点的典型经验做法,比如说宁夏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作用,陕西试点总药师制度,青海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还有四川和宁夏做实精准扶贫等等。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通过3场发布会介绍了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下一步请各位记者多多关注,多多挖掘典型经验做法,予以报道宣传。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薛海宁司长。下面请四川省宋世贵副主任做情况介绍。     四川省医改领导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宋世贵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对四川医改工作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十三五”期间,四川省聚焦解决群众“病多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积极探索符合省情的医改路子。截至2019年底,全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15年的29.67%下降至27.87%,在人均卫生费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居民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具体来讲,有6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推动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落户重庆四川,加快建设省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城市大医院向高、精、尖、优发展,提升县医院“服务主责”和基层“健康守门”的能力。全省建成各类医联体779个,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2.9万个,坚持运用医保支付政策来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全省县以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二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到了42.53%。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深化编制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三级公立医院首次绩效考核位居全国第9位,西部前列。南充、成都、自贡三市和新津、石棉两县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三是推动全民医保提质增效。全省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了98%以上,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2%。积极推行按病种收付费,DRGs付费改革试点,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施一个“总额付费、结余留用”的管理改革。大力推进患者异地住院、门诊及购药联网直接结算,医保管理服务更加便利惠民。     四是推进药品供应保障改革。全面实施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分类采购,药品价格较上一轮采购下降了10.59%。全省可节约资金近40亿元,在全国率先完成抗癌药省级集中专项采购,抗癌药平均降价15.18%。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使用在全省扩围,首批25种药品平均降价达59%,牵头建立8个省区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联动机制,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推动形成了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合理用药模式。     五是加强医药卫生综合监管。省、市、县三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成立了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全国创新建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医疗行为的信息化监管机制,实行对医疗服务的实时、动态、全程监管,被评为“2019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之一。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专项行动。     六是实施健康精准扶贫攻坚,创新开展医疗救助扶持、公共卫生保障、医疗能力提升、卫生人才培植、生育秩序整治这五大行动,建立基本医保、大病医保、民政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医药爱心扶贫基金等“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的保障政策,全面消除了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空白点”。全省625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费用个人支付占比降到了8.05%,群众因病致贫返贫得到了有效遏制。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宋世贵副主任。下面请陕西省杨联昌副主任介绍陕西的相关情况。     陕西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联昌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媒体对陕西医改的关心关注,下面我就陕西医改的基本情况在此做一通报。     “十三五”以来,陕西以第二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为契机,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理念,突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的孕产妇死亡率由10万分之14.15,下降到10万分之9.77,婴儿死亡率由千分之6.75下降至千分之2.93,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由千分之8.55下降至千分之4.63,以上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人均预期寿命由75.7岁提高到了77.37岁,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强化考核奖励,将实现90%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纳入到省委省政府对市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坚持表彰医改先进市县,近三年,省财政累计拿出近5千万元用于奖励。医改的奖励资金采用要素法分配,最高的县可以达到300多万,最低的是100多万,差额最大达到了120万元。对基层的导向作用显著。     二是夯实“两个支撑”,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建立。首先是加强政策支撑,连续出台《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意见》《陕西省分级诊疗病种的范围指南》及系列配套文件,明确转诊的标准和程序,实行不同等级机构的差别化报销政策。通过以上政策的贯彻执行,67个县实现了90%以上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其次是筑牢网底支撑,扎实推进24个国家紧密医共体试点县建设,推广延安医疗集团,石泉县、宁强县、眉县等紧密型医共体经验,以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强化制度运行,以家庭医生签约夯实分级诊疗的基础。     三是做实“两个创新”,公立医院改革提质增效。一是推进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各级公立医院的管理委员会职能,外部的管理更加高效。54家现代医院管理试点医院章程全部建立,率先完成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二是推动机制创新,总药师制度在全省全面实施,试点医院处方合格率平均提高5-7个百分点,医疗费用平均下降10%左右。县级综合医院和市级医院药占比分别下降到30%以下和26.7%以下,市县级医院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分别达到了55.34%和80.4%。     四是统筹“两个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扎实推进。一是深化医保制度的改革,加快推进按病种为主的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全省81%的二级医院、63%的三级医院开展按病种付费。二是深化药品供应保障改革。全面执行联盟地区药品的集中采购25个中选药品价格。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3763项,2018年再次调整90余项,2019年底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908项。     通过以上措施在“十三五”期间我们的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增加了6%。协同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也就是西安市儿童医院,成功获批国家区域西北片区的儿童医疗中心。     五是坚持“两手抓”,健康陕西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纵向抓牢健康陕西行动的推进。出台《健康陕西行动实施意见》以及《健康陕西行动2020-2030》,绘就健康陕西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二是横向抓好健康细胞示范建设。成立了8类健康细胞省级的指导专家组,2019年建设省级健康细胞示范单位3540个,健康家庭3万个。另外创建国家卫生县城65个,国家卫生乡镇123个,通过以上举措,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杨主任。下面请青海省厍启录副主任介绍青海省的相关情况。     青海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厍启录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十三五”以来,青海作为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为目标,深化三医联动,推动五项基本医疗制度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2019年,全省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1.97%,居民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比下降到24.90%。医改以来,医疗卫生累计投入945.81亿元,年均增长15.6%,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3.12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一是加快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加快形成,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出台了“一主十辅“政策措施。在基层探索“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改革。统筹盘活编制资源,跨层级、跨地域调剂183个事业编制安排到省级公立医院,长期支援青南地区,受援医院门急诊、住院和手术人次较上年分别增加9%、10%和20%,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现市州、县级公立医院远程诊疗全覆盖,373所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远程会诊,偏远地区群众看病远的难题得到明显缓解。     二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消耗材加成,落实政府办医责任,促进医院回归公益性。“十三五”期间,财政补助收入占综合医院、民族医院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6%和35.8%,高于全国10.2%和12.2%的平均水平。化解省级公立医院债务10.25亿元,全省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为35.06%,2019年以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共6次895项。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绩效工资总量动态增长机制,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为45.54%,高于全国37.9%的平均水平。     三是优化医疗保障制度。已实现了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医保省级统筹及商保机构经办。基本医保筹资提高到94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0元,大病医保筹资达到95元,将二级医院医保住院起付线下调至300元。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医用耗材个人支付比例下调5%,血制品、吸氧费下调10%。医保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将90%的医保基金打包给县域医共体,提高县域内就诊率。     四是加大药品耗材供应保障。执行国家第二批32种药品带量采购结果,平均降幅79.46%。对46种药品开展省级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留置针、输液器平均降幅分别达到47%、78.9%、61.6%。节约医保基金10亿元,群众用药负担进一步减轻。统一规范全省职工和城乡居民门诊特殊病、慢性病病种至26种,提高支付标准,其中四类重大疾病按住院政策报销,不设起付线,年支付标准10万元,增强了门诊的保障功能。     五是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发展。中藏医药改革发展政策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将中藏医定点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了5%,允许医联体内调剂使用中藏药制剂,100种藏成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总数达到785种。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厍启录主任。下面请宁夏回族自治区宋晨阳副主任介绍相关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宋晨阳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十三五”以来,我区以“健康宁夏建设”为统领,重点围绕五项制度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问题。“十三五”医改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2019年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十万分之17.61、千分之3.65、千分之5.1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职工、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政策报销比例分别为81.31%和70.19%,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比由2015年的32.89%下降到2018年的28.23%。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宁夏的西医类在西部12个省份排列第3名,中医类排名第1。下面我从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主要的做法:     一是全面开展县域综合医改,加快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2019年,我区在6个县(区)试点综合医改,2020年,在全22个县区全部推开。农村以县域为单位建立紧密型医共体,城市以区域为单位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全面承担区域居民的健康管理,并实行医保基金的“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激励医疗机构主动控费,变医疗卫生机构的竞争为协作,形成了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同时将疾控、妇幼、基层等公共卫生机构一并纳入健康总院,实行五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促进医防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群众小病在基层,住院不出县,大病分级转的就医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在全国建设首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按照全区一张网、一个平台、一个库的一盘棋思路,初步实现医疗机构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减少了群众的重复检查。组建“智慧互联网医院”,目前在宁夏注册备案的医生达到6.4万多名,面向全国开展服务,其中累计接诊服务宁夏患者2.35万例。在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启用电子健康码,推行智能分诊、在线问诊、诊间结算,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初步形成了“卫生云”全民健康的信息平台,建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乡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影像等应用,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是加快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面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人员编制由审批管理转变为总量控制备案管理。全区公立医院新增备案人员从改革前的1.9万增加到现在的4.2万,极大地缓解了医疗机构人员短缺的问题。2019年,公立医院同工同酬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以自治区人民医院为例,该医院建立了以岗位工资为主、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岗位薪酬制度,职工满意度由改革前的10%提高到现在的86%。     四是健全完善全民医保制度,确保群众受益公平可及。按照基本制度、管理体制、政策标准、支付结算、信息系统、经办管理“六统一”的模式,在全国率先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制度和经办管理体制,全区整体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统筹,将城乡居民医保“一制三档”缴费模式改革为“一制一档”,促进制度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五是做实做细健康扶贫,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实施“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的医保扶贫政策,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支持、精准培养、精准预防、精准救治,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全年个人支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千元。同时,率先在9个贫困县区全部的基层医疗机构安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提升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确保贫困地区的患者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钱看病。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宋主任。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围绕今天的发布会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央视新闻记者     我们想知道,青海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当中是如何履行政府的责任,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谢谢。     青海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厍启录     谢谢你对青海医改工作的关注。青海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其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公立医院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承担了顶梁柱的责任。这方面我们有一些做法:     一是强化政府的办医。2016年以来,县级医院人员经费财政补助比例提高到80%以上,财政补助占公立综合医院、民族医院总支出的比重为26%、35.8%,高于全国10.2%和12.2%的平均水平,化解了省级医院债务10.25亿元,全省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为35.06%。     二是取消了耗材的加成。2019年12月31日,我省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耗材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补偿80%,财政补助10%,医院自行消化10%。     三是深化医院薪酬制度改革。2018年全面开展薪酬制度改革,以公务员的年平均工资的40%作为绩效工资的核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我省西宁市、海东市、果洛州、黄南州、海西州实行院长、书记目标年薪或绩效年薪,而且年薪由财政全额承担,部分市州、县财政承担     了医院临聘人员工资的40%-70%,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为45.54%,高于全国37.9%的平均水平。     四是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方面的改革。医疗服务项目由4049种调整为9714种。2019年以来,动态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6次,共895项。全省市州和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为21.24%和24.9%,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为35.93%和30.58%,医院收入结构逐步转变,谢谢。     健康报记者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请问宁夏,在做实做精健康扶贫方面,宁夏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来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谢谢。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宋晨阳     感谢你的提问。我给你举一个例子,西吉县是宁夏今年11月份宣布最后一个退出贫困序列的县,它是属于西海固地区,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在这个县里,家住在马莲乡巴都沟村的建档立卡户,叫做马志龙,他一家6口人,三代同堂,2017年年底,马志龙的妻子何国花在乡卫生院接受两癌筛查的时候被发现得了乳腺癌。2018年以来,何国花在我们自治区人民医院先后住院5次,总共费用是6.9万元。同年,马志龙的母亲又因双膝关节坏死,于2018年11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宁南医院实行了双膝关节的置换手术,这个手术费用是6.5万元。这两笔费用十几万元,对于一个地处深度贫困山区的农民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通过基本医疗报销和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兜底,宁夏出台的“一免一降四提升一兜底”的扶贫政策,最后马志龙个人支付费用没有超过10%,90%的费用都是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扶贫保、民政救助、政府兜底予以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这种例子在我们西海固地区还是比较多、比较普遍的。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四川的宋主任,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公共卫生体系是一场大考,不少省份也陆续出台了完善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的指导意见,请您介绍一下四川在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谢谢。     四川省医改领导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宋世贵     感谢这位媒体记者的提问。四川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得益于近年来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近年来,四川省坚持“疾控也是医改主战场”的理念,把公共卫生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纳入综合医改统筹推进,全域筑牢了公共卫生防控体系,13个市州疾控中心都达到了三级乙等以上的水平,二级以上的医院均设置或者明确了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科室。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12年都低于全国的平均值。     面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大考,四川探索实施了分区分级防控,建立社会卫生员制度,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和5G远程诊疗的“四集中一远程”医疗救治模式等有效的举措,仅用了55天就实现了全省183个县(市、区)全部转为低风险区。全省的发病率、病亡率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快补齐重大疫情防治的短板,实施疾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四川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布局六大区域重大疫情防控的救治基地,推进传染病专科和传染病院区的规范化建设,推动社区和村居委会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全面建立社会卫生员制度,健全疾控机构和社区的联动机制,打通基层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财政投入、应急物资、专业队伍、医保政策、科技支撑、宣传引导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谢谢。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     请问陕西省杨主任,之前在宁强县召开了紧密型医共体加强的现场会,对于县域医共体咱们出台了哪些指导性政策和措施?     陕西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联昌     在前不久,我们在陕西的宁强召开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现场会,陕西整体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在这几年也加快推进,尤其是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全面发展,作为医改试点省份,我们有24个县区被确定为国家级的紧密型医共体试点。我们在充分学习国家文件和其他先进省份经验基础上,今年我们出台了《陕西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操作指南(试行)》,从五个方面对规范医联体建设提供指导。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涵方面:我们提出了建设目标,原则、组织框架,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域卫生服务体系的较快发展,技术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我们医保基金有效利用,有序就医和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在建设流程、政府投入、运行管理方面:我们提出了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流程,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实施主体,构建稳健可持续的政府投入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支付管理,明确了政府财政投入的范围和保障渠道,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管理流程。在运行管理方面,我们主要是在行政后勤、人才队伍、财务审计、绩效分配、医疗业务、药械业务、医保经办、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八统一”的管理,明确了医共体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另外,在外部监管方面:我们提出了医共体的外部监管清单和监管举措,按照国家印发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体系(试行)的通知》进行单位自评、省市级监督以及国家监测。通过以上举措,基本上实现了90%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患者的满意度和医务人员得实惠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们知道,公立医院的薪酬制度改革对于提升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宁夏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积极的推动,刚才宋主任也提到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例子,他们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宋晨阳     谢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近年来大胆探索,创建了符合医院特点的薪酬制度,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他们的做法大概有五个方面,我简要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一是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办法。按照“核心层、骨干层、基本层”的标准,自主设置医疗、医技、护理、管理、保障五个序列的岗位体系。     二是打破了现行岗位工资、奖金的分配办法。整合事业单位的岗位工资的项目,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岗位工资为主,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以体现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岗位薪酬制度。     三是破除院、科两级核算和以经济指标为主的考核机制。探索以公益性为导向,以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成本管控、满意度、科研教学、医德医风以及党建等指标为主的新的绩效考核管理新模式。     四是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和全成本的控制。创新医师诊疗组织和护理病区模式,从而健全符合医院发展实际的决策和运行机制。     现在通过运行,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工资薪酬制度也得到了医院广大职工的拥护,前面我也讲了,职工满意度从过去的10%达到现在的86%的变化。谢谢大家。     封面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给四川的宋主任,我们知道凉山州作为三区三州之一,是四川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请问四川在凉山州的健康扶贫方面做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四川省医改领导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宋世贵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凉山州扶贫的特别关注。凉山州的脱贫的确是整个脱贫的难中之难、艰中之艰。从2015年启动脱贫攻坚以来,四川坚持以改革创新举措来推进凉山的健康扶贫攻坚。一是推动防病关口前移,让群众少生病。二是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目的就是让群众能看得好病。三是实施医疗救助扶持,目的就是让群众能够看得起病。四是开展特殊问题治理,防止因为艾滋病致贫,因为超生致贫。凉山州97万贫困人口,全部都纳入了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覆盖范围,常住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和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大病贫困患者救治的管理率达到了91.95%,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的比例控制在了5.17%。全州县级的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了二级甲等水平,11个贫困县378个乡镇卫生院和2072个贫困村的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实现了每一个村有一个合格村医。艾滋病的防控攻坚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2017年攻坚行动启动前相比,昭觉县等四个重点县治疗覆盖率从41.1%提升到了94.8%,治疗成功率从57.5%提升到了94.8%。母婴传播率从9%下降到了3.7%,因超生致贫得到了比较有效的遏制,与2016年生育秩序整治行动启动前相比,全州政策外的多生率从19.05%降低到了3.56%。就在上个月的17号,凉山州剩余的7个贫困县全部通过摘帽验收,这也正式宣布了四川省和凉山州全部脱贫。“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来完善健康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全省和凉山州健康扶贫的成果。谢谢。     健康时报记者     据了解青海省地广人稀,服务半径大,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尤其是环境艰苦的黄南州、玉树州、果洛州,请问这些地区是如何通过省级公立医院帮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谢谢。     青海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厍启录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征于一身,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生活条件艰苦、高寒缺氧、气候比较恶劣,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高原病等多发,尤其是青南地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比较缺乏,人才招不上来,留不住,这样的问题长期存在。为扭转这种局面,青海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加强政策的倾斜,加强远程医疗等信息化的建设,尤其是实行对口支援,创新援助的模式,逐步提升这些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这方面的做法:     一是统筹盘活编制的资源。我们省跨层级、跨地域调剂事业单位183个编制,安排到省级公立医院,再由省级公立医院安排相应数量的骨干力量对口支援青南地区的州级、县级医院,人员实行一年一轮换。2019年,据统计,通过对口支援,青南地区州县医院的门诊、住院和手术人次分别增加了9%、10%和20%,通过这种优质资源的下沉,我省广大牧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通过省级医院专家的传帮带,使青南地区的州、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着力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这项举措得到了广大牧区群众的交口称赞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二是建立了保障机制。支医人员下去一年,他的人事关系、工资、福利、绩效不变,而且要享受受援地区的艰边津贴和青海津贴差额部分,由财政承担。省级财政建立了对支医人员的经费补助机制,支医人员年补助2.4万元。     三是建立了评价机制。受援地区医院把支医人员纳入本单位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符合职称晋升条件的,优先推荐申报高级技术职称。     四是实现了州、县级医院远程诊疗全覆盖,373所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的服务,基层医疗诊治水平显著提高,偏远地区群众看病远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厍启录主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明天和后天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还将带领大家到宁夏去开展实地采访调研活动,希望大家在实地的调研采访中能写出更加鲜活的新闻报道,助力医改经验的推广。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关键词: 医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