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疫苗瓶”紧缺成新冠疫苗问世一大“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02  浏览次数:131
  医药网11月30日讯 紧缺!全球抢购“疫苗瓶”!小玻璃瓶成新冠疫苗问世一大“瓶颈”!疫苗运输也迎大考,“世纪使命”怎么破局?     随着多国制药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进入后期试验阶段,各国开始准备接种计划。不过疫苗研发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一剂疫苗,从实验室到最终的人体接种,还将历经重重挑战。即便解决了研发、大批量生产的问题,与之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英国记者:不要低估这里面的挑战,这需要多种不同供应链之间的协同运转,不仅是疫苗,还有玻璃瓶、橡胶塞、纸标签,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点问题,最终的疫苗产品都将被延迟。     事实上,在新冠疫苗即将量产之际,装载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现紧缺迹象。疫苗是化学制剂,一旦与玻璃瓶发生化学反应,就会被污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疫苗所用的玻璃瓶并非普通的玻璃瓶,而是中硼硅玻璃瓶,其化学性能稳定,耐水、耐酸。美国、欧洲等国均已经强制要求所有注射制剂和生物制剂使用中硼硅玻璃包装。我国药用玻璃制品目前正在从以钠钙玻璃和低硼硅玻璃为主向中硼硅玻璃过渡。截至7月底,中国已获批进入临床阶段的7个新冠疫苗,疫苗瓶材料均采用了中硼硅药用玻璃。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疫苗的玻璃瓶的产量比疫苗还困难,玻璃瓶首先要有足够玻璃,还有足够的厂家。     冷链运输难度大 新冠疫苗面临温控大考     有分析机构预测,若每人接种3次,新冠疫苗全球渗透率达到20%时,需要疫苗瓶50亿支,全球渗透率达到70%时,需要疫苗瓶将近160亿支。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参与新冠疫苗研制的生物医药公司都在排队抢购疫苗瓶。公开资料显示,仅强生一家公司就已购买了2.5亿个疫苗瓶。     疫苗对温度极其敏感,世卫组织的一项研究预估,全球每年有多达50%的疫苗被浪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温控和完整的冷链物流。目前两家进展较快的公司辉瑞和莫德纳研发的都是mRNA,即信使核糖核酸疫苗。     对温度条件有严苛的要求,辉瑞公司的疫苗必须保持在零下70摄氏度的环境下,目前在尚没有足够的超冷低温冷柜设施的背景下,大量的干冰成为替代方案。辉瑞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恒温盒,利用干冰可以将疫苗储存10天。     在美国马塞诸塞州,马克和他的团队正在加紧为疫苗厂商生产干冰。在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措施期间,美国汽油需求下降,一些将二氧化碳作为副产品来生产的乙醇工厂被迫关闭,导致美国二氧化碳短缺。     棘手的是,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干冰被列为危险品,德国汉莎航空警告,干冰降低了飞机运输疫苗的能力,机上存放干冰数量有限制,一般在500至1000公斤以内。     为了让疫苗能够大规模处理、安全运输和快速分发,航空货运能力也不能拖后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首席执行官朱尼亚克称其为全球航空货运业的“世纪使命”,据国际航协估算,如果按照全球75亿人每人一剂新冠疫苗来算,需要8000架次满载的波音747货机立即行动起来,才能满足运力。     另外,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卫生水平等也比较落后,如何保证疫苗的安全运输和接种也是一个难题。     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 托比•彼得斯:你会发现一些地区和国家,可能有30%到40%的医疗中心无法供电,在某些国家中,可能只有不到10%的医疗中心配有可正常运转的冰箱。     新冠疫苗尚未上市 多国民众接种意愿下降     即使解决了上述的重重难题,疫苗最终要面对的是每一位接种者。根据最新民调,与8月相比,15个国家的人们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度平均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有意愿接种的美国人不超过50%。     消除民众接种疑虑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要知道,只有当足够多的人接种后,新冠疫苗才能够真正帮助人们抵御病毒,这就意味着,最后一个接种者比第一个人接种更重要。     如何消除人们对新冠疫苗的抵触心理,可能成为战胜新冠病毒这条征程上的“最后一公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