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医保局发文挤压全省耗材价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4  浏览次数:83

   带量采购是一盘大棋

 

  1、挤压全省耗材价格

 

  9月4日,青海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发布《我省出台政策挤压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一文显示,青海省将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净化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环境,切实解决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问题。

 

  据了解,9月1日青海省医保局发布《青海省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将按照国家明确的高值医用耗材治理范围,以临床使用量大、单价相对较高、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高值医用耗材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针对高值医用耗材生产、流通、采购、使用、支付和监管等各环节、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施策,疏堵并举,合力治理。针对高值医用耗材规格品种多、质量价格差异大的实际,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合理选取产品,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稳妥治理。

 

  同时积极探索跨省联盟联合议价采购和省级公立医疗机构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对已通过医保准入并明确医保支付标准、价格相对稳定的高值医用耗材,实行直接挂网采购。

 

  还将对高值耗材制定合理医保支付政策,将医保准入谈判、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省内集中带量采购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实施动态调整。对于类别相同、功能相近的,制定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对于医疗机构违规线下招采和使用高值医用耗材的,医保部门拒绝支付。

 

  2、耗材带量采购背后的问题

 

  除了青海,四川、河南、贵州、安徽、陕西11省联盟、京津冀3+6联盟等,均在不断推进或已完成部分耗材的带量采购,同时国家带量采购也已箭在弦上。

 

  带量采购是解决患者看病贵,也是解决回扣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是实施过程中或许也有部分问题需要考虑。

 

  近日,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发布《关于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思考》提到,以下问题或许仍然值得思考:

 

  其中一方面是集中带量采购与市场集中度的关系。

 

  带量采购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市场为主导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而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需要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前提,以公平而充分的交易竞争为必要条件。

 

  集中带量采购制度中的“量”是关键性影响因子。“以量换价”的机制,就是必须有一定的“量”,才能换到一定的“价”。

 

  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市场的集中度,如果这个“度”拿捏得不恰当,又会助长市场垄断,影响公平充分的竞争,甚至使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变形。目前这方面还只是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尚需实践大数据佐证支撑才能恰当把控。

 

  另外一方面是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与协同推进医疗、医药等相关制度改革的关系。

 

  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三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三医中任何一项重大制度性改革举措,必须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系统集成、协同推进,才能取得实效。

 

  如果只是药品采购改革孤军深入,是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的。

 

  前些年进行的取消医疗机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两票制等改革,由于没有相应配套改革支撑,药占比虽然下降了,但高企的医疗总费用没有明显降低,其结果是将“减”下来的费用变相转移到由医保“埋单”,并没有收到提质增效的绩效。

 

  所以,这些或许都是目前带量采购落地的同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赛柏蓝器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