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8月28日讯 新增床位13375张,配齐DR、心电图机、彩超、除颤仪等医疗设备......
3个方面18项任务,又一地卫生健康三年工作方案下发
8月24日,西安市最新召开了卫生健康大会,会议上,西安市政府最新发布了《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
意见稿中,西安市从行动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3个方面对未来2020-2022年三年内西安市的卫生健康建设工作做出了指示。
在本次的三年计划中,西安市特别提出实现“123”行动目标的要求,包含了大量医疗设备的配置。
显然,随着国家财政资金下发到位后,又一个地区的医疗新基建即将落地。
新增床位1.3万余张,三级医院总数将达55家
首先,在医疗资源的配置上,西安市表示要加快推进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市公共卫生中心等13个医院建设项目,计划到2022年新增医疗卫生床位13375张,全市三级医院总数达到55家。
创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计划到到2022年,市儿童医院、市红会医院等8所医院建成儿童、骨科等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同时,加大对手术室、供应室等重点设施资金投入,增强基础保障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求。
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购买、引进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国际高端医疗装备和先进技术,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病理分析、辅助诊断领域的应用。
实验室配置加快更新,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亟待提升
其次,对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西安市率先要求加强疾控机构基础建设。
计划到2022年,各区县(开发区)共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18个、改扩建项目3个。
并且,加快补齐检验检测能力短板,加快配置更新检验检测设备。到2022年,按照P3实验室标准建成市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提升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最后还要建立常态化医疗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储备、物流配送机制,加强院前急救车辆与随车医疗设备配备。强化采供血应急保障能力,三年内全市新增献血点22个。
县区级医院全部“升级”,重点建设基层医疗
行动方案最后,西安市还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做出了重点指示。
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形式建设好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医疗人才,做强内、外、妇、儿、传染等基础学科。
到2022年,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区、鄠邑区、周至县、蓝田县7个区县级综合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中医院达到二甲中医院水平,妇幼保健院达到标准化二级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医疗、住院服务能力建设,配齐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心电图机、彩超、麻醉机、除颤仪、双目视力筛查仪等医疗设备。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要求配齐基本设备。
到2020年,新建、改扩建159所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1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83所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
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室设备配置成重点
事实上,在此前国家456.6亿元的财政资金下发后,各个地区的医疗新基建工作已经陆续开启,各地的设备配置潮也相继落地。
不久前的7月初,四川省政府也曾发布通知表示,预计将投资130亿元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完善疾病防控救治体系。
在四川省的建设方案中,提出了49个重点项目,包括了大批的设备配置、实验室建设和物资储备工作。
无独有偶,广东省、吉林省财政厅也于近期发布文件表示,数亿余元的财政补助已经到达。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呼吸机、监护仪、内镜、血液净化、除颤仪、影像学、生物医疗低温储存设备、检测设备等一系列医疗器械的配置即将提上日程。
此外,根据各个地区医疗资源下沉的要求,财政支持的重点也逐渐向基层医疗倾斜。
根据2019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新版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显示,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空气消毒机、麻醉机、胃镜、呼吸机等、CT、急救型救护车、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设备的配置将成为各地基层医疗设备配置的重点。
毫无疑问的是,对于基层市场的医疗器械厂家和经销商而言,医疗设备的配置潮即将开始......
县级医院设备配置标准
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