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8月12日讯 8月11日,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同意陕西京东医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申请第三方药品物流备案资质的复函》显示:“为加快我省药品物流产业发展,同意陕西京东医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陕西海川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在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先行先试实施战略合作模式。同意陕西京东医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
无独有偶,有消息显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新增多条商标信息,商标名称显示为中邮医药、中邮药房、中邮健康等,目前商标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除了京东、邮政,近年来,顺丰、“三通一达”等物流巨头也纷纷布局,在各项政策叠加下,医药流通市场进一步加速洗牌。
拥有现代物流资质将掌握药品流通命脉
对于京东获批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有观点指出,陕西是全国第一个出文允许非药企从事三方物流的省份。业内人士认为,这个资质意义非常大,因为只有获得第三方药品物流资质才能从事药品储运、储存业务。没有资质可以进行运输,该资质主要是指仓储,相当于医药商业公司的仓库可以对外一样的性质。
在业界看来,集中监管和配送是发展趋势,仓储+配送一体化的物流模式是最节省成本、集约化的一种方式。今后,随着监管更加严格,拥有第三方药品物流资质将成为医药物流发展,尤其是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今后谁拥有药品现代物流资质,谁就掌握了药品流通的命脉。
2016年2月,国务院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的行政审批。按规定,只要企业达到了现代物流条件,原则上均可通过现场检查以及备案的形式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
近年来,部分省市也纷纷出台政策,促进第三方药品物流发展。今年5月,上海市药监局发布《关于<上海市药品现代物流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对新开办的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均明确了具体要求。
目前国内第三方药品物流资质主要掌握在医药流通巨头企业手中。在政策调整鼓励下,物流巨头也纷纷介入第三方药品物流市场。早于2017年,京东物流就正式推出京东医药云仓,该项目是一套系统的医药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覆盖仓储、运输车辆、运输司机、干线配送、终端配送等各服务环节,服务客户包括生产企业、批发企业、连锁药店、医院和卫生站等。
除京东外,顺丰也加速抢滩。广东省发布的开展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企业名单中,顺丰、大参林等17家企业在列。6月2日,顺丰医药也获得新《药品管理法》实施后首个药品第三方物流“告知承诺公示制”资质。该项资质的获取是湖北省首创试点,是对涉药三方物流企业严格按照GSP标准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后在无需获取《药品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从事药品仓储、配送业务。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顺丰控股医药网络已覆盖219个地级市、1547个区县,拥有4个GSP认证医药仓,总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42条医药运输干线,贯通全国核心城市;拥有通过GSP验证自有冷藏车242台。
自营品种或选第三方物流配送
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药品物流资质很多省份还没放开,从放开的省份来看,仓储面积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获得资质。换言之,虽然没有严格明确会批几家,但是符合标准的企业不会太多。那么谁能先拿资质,自然获得一定的商机优势。”
“再加上‘两票制’政策后,企业订单分散化,例如一家工业企业要面向全国发货,以前每个省发个整车过去就行,现在各个市县区,甚至一些小诊所,都要销售订单,如果企业在每一个省或者区域搞一个中心仓库再发货,成本和效率会节省很多。”
确实,“两票制”的实施带动了第三方药品物流的发展,流通业务更加集中。一方面,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顺丰、京东也获得了市场竞争的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在鼓励“一票制”趋势下,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和医院结算,流通企业仅承担配送功能,药品配送业务回流至工业企业,工业企业或寻求与拥有成本优势的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进行合作。
相较于传统的医药流通配送,第三方物流企业,从配送时效和效率,以及网络覆盖范围均具一定优势,尤其是一些农村、乡镇地区的药品配送。随着第三方物流介入药品仓储、配送,各类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医药流通领域竞争将日趋激烈。
此外,随着国家集采、地方集采不断扩面,医药流通行业加速洗牌。对于带量采购配送权的争夺,国药控股、上药等大型流通企业显然更具优势。同时,药品流通利润逐渐降低,物流成本却不断增加,发展第三方药品物流成为必然选择。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通过第三方物流介入,医药流通企业可节省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费用。以全国13000家医药流通企业计,每年可节省200亿元重复投入,医药物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至少翻番。
具体到顺丰、京东等物流巨头的市场机会,有分析指出,如果工业企业的销售渠道还是依赖于流通公司,配送肯定还是与流通企业合作。如果工业企业具备自营的销售团队,可能就会选择社会物流。再就是与传统流通企业的仓库相比,第三方药品物流属于“第三方”,不具排他性,也可以与各个流通企业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