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7月27日讯 7月23日,青海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
根据青海省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青海省2020年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方案》(青药采联办﹝2020﹞4号)文件要求,对59个药品进行带量采购,现将拟中选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7月23日至7月29日。
梳理青海省的相关品种后发现,共有59个药参与青海省带量采购,其中37个为注射剂,主要包括中药注射剂、生物制剂,还有滴眼剂和吸入剂等。
截至目前,已有山东、山西、湖南、河北、江西等多个省市开展带量采购,青海省是最早一批将生物制品、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纳入集采的地区,比如痰热清注射液、血栓通、血塞通等知名中成药均进入名单之中,这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此次青海省将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上报总采购量的70%为约定采购量(抗生素以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上报总采购额的50%作为约定采购量)。
青海省文件显示,其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开展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
1、带量采购。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较高、竞争较为充分的基本药物、医保药品对应的通用名药品。国家及省际联盟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按有关政策执行。
2、挂网采购。急抢救药品、短缺药品、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省际联盟谈判药品、国家未集中带量采购的通过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检验试剂、省级未带量采购的药品、医用耗材;采购周期内新批准上市的药品、医用耗材实行动态挂网采购。
3、限价挂网采购。带量采购同品种未中选的药品、医用耗材和非医保药品、医用耗材。
4、联动带量采购。对外省已开展带量采购中选的药品、医用耗材,结合青海省实际,汇总年度采购量,联动外省中选价格带量采购。
其中第三条尤为重要,带量采购同品种未中选的药品、医用耗材的价格按不高于中选价进行挂网采购;带量采购未中选的原研药品、参比制剂和进口医用耗材的价格高于中选药品、医用耗材的,可按照不高于全国最低采购价挂网采购。
按照青海省此次公布的拟中选结果,共有61个产品呈现拟中选(不带量限价挂网),这对未中选的非原研药品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即使因为坚持价格而放弃中标,若想获得剩余的30%市场,也要把价格降至与中选价一致才有机会挂网;而未中选的原研药,则要降至全国最低价才能进入医院。
从集采规则来看,若是未降价到位,产品不仅会失去70%带量采购市场,还会失去进入剩余市场的机会,那么青海省的降价厮杀,则是非常激烈的。
中成药、生物制品进集采
青海省对中成药和生物制品的集采,有一定的示范和先行意义,其最终结果也可能被国家医保局所借鉴和采纳。
7月15-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室召开座谈会,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 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推进采购方式改革。
业内曾有消息传出,此次与会专家对未来生物制品和中成药对集采的相关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无质量一致性评价基础上,如何进行质量层次的划分。
一方面,中成药因为工艺不同,原料不同,相对更难衡量质量;另一方面,中成药的药品通用名、标准的同意和规范化仍然有待提高。目前销售排名较前的中药品种多为独家或准独家品种、注射剂品种,而座谈会明确表示,中成药的独家品种不在考虑范围内。
此外,生物制品的部分品种已经具备集采条件,比如贝伐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已经形成了“一家原研+两家生物类似药”的三家格局,已经符合了集采的标准。甘精胰岛素等重磅品种也初步形成了集采条件,但相比化学仿制药的厂商数量相对较少,预计不会形成大幅内卷局面。
西南证券曾分析指出:我国生物制品整体产能较低,短期内难以快速扩大,很多企业难以保证供应量的稳定,也对带量采购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
2020年初,武汉在全国先行试点胰岛素纳入集采,预计降幅相对较小,这是胰岛素首次被纳入区域性集采,按照胰岛素作用及配比不同进行分组。
而青海省的带量采购公布结果,其生物制品的降价表现、竞价规则和中选结果或会对未来的全国集采带来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