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7月21日讯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招聘提出给编制、给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并明确提出禁止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虹吸式”抢挖人才。
给编制给补贴,国家力挺基层招聘
《通知》提出,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统筹用好现有空编资源,提高空缺岗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加大公开招聘力度,在去年招聘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基础上,再扩大招聘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从医。
《通知》还指出,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时,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宽年龄、学历等招聘条件。对聘用的高校毕业生,按相关规定确定工资待遇及工作补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为保持基层人员的稳定,《通知》指出对放宽条件招聘的人员,用人单位可以视情况在聘用合同中约定3-5年最低服务期限,并明确违约责任和相关要求。在最低服务期限内,其他单位不得以借调、帮助工作等方式将其借出或调走。
《通知》特别强调,禁止采取另建档案等违规做法调入人员,禁止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虹吸式”抢挖人才。对符合交流条件的人员,不得采取扣押档案等做法阻碍人员合理流动。
招不来留不住,人才荒急坏基层院长
基层人才短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日前,央媒《半月谈》报道了基层医院的人才荒困境:
据悉,2019年,某市批了10个事业编制指标用于县医院招人,条件非常宽松:只要是医学本科,不需要考试,报名就录用。但现实是现实是只有6人报名,其中3个中途退出,最终仅招到3个,作废了7个指标。
而即便招来了人,也要担心人才被虹吸的风险。
“县里医生平均工资6000元,而到省里就上万元了”,一位县医院院长无奈道:有些本科毕业生来基层工作几年,刚到了能独当一面时,便迫不及待跳槽。
为了吸引人才下基层,各地都制定了优待条件不同的“医学免费定向生”政策,但他们当中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宁愿付违约金也不兑现承诺服务基层。去年10月,国家专门出台《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将定向医学生违约情况纳入"黑名单“,不难看过其中的无奈。
更糟糕的是,随着公立医院的不断扩张,大医院的虹吸效应更是让基层雪上假霜,不仅一个县级医院院长曾表示:好不容易招来一个人想好好培养,把人派去上级医院,培训完后人却不回来了,简直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而最新《通知》则明文规定禁止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虹吸式”抢挖人才,这或许会对大医院虹吸基层人才的状况有一定的改善。
政策力挺基层,如何才能留住人?
实际上,对于基层如何留住人才的话题,最终讨论的焦点总是落脚于“待遇”。
《看医界》专栏作者、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表示,早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就给“基层人才荒”提出了解法——“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徐毓才认为,能否留住人才,说到底还是一个“钱”的问题:不仅仅是要舍得花钱,更重要的是怎么花。
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家在“强基层”上投入巨大,但比起硬件投入,这笔钱更应该花在改善基层医生的待遇上,但部分基层医院之所以不敢“放手”花这笔钱,也和目前“两个允许”还欠缺具体落实细则有关。
此外,除了投入资金,还要“搭好台子”。徐毓才认为,应该为基层医务人员建立一个事业发展平台,让他们觉得基层也是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真正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