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6月17日讯
平均降幅超60%
近日,备受业界关注的广东药店集采结果正式公布。
广东首轮药店集采报量共涉及有22个品规,采购金额合计逾1.1亿元,多个厂家以“4+7”带量采购中标价格甚至低于中标价向广东零售药店供药,价格平均降幅达61.2%。
据了解,今年4月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出药店集采公告后,作为专注于零售药店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商务平台,广东三医药械电子交易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三医”)迅速组织药店形成采购联合体开展报量议价,吸引了省内近170家连锁药店、400家单体药店、近万家门店,3000余家生产厂家以及800余家配送商报名参与。
首轮试点集采联合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协会,组织采购联合体与上游企业进行集中议价,并先后与扬子江药业、齐鲁药业、信立泰药业、中美华东制药、安必生制药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药企进行议价洽谈。
广东三医相关负责人对赛柏蓝表示,本轮集采意在尝试,最终邀请了17家零售药店进行集采,报量金额超过1.1亿元。参与的品种基本都是国家第一批集采中选和非中选的少量产品,兼顾药店需求,目的是让药店能享受到国家谈判价格采购到中选的品种,同时也能让非中选的品种降价。
他透露,从本次试水的结果来看,药店对于集采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广东省第二轮药店集采将在不久之后开启。下一轮集采将主要针对国家第二批集采产品开展,并且将面向所有符合《交易办法》的采购对象全面放开,包括零售药店、非公立医疗机构等。
目前广东三医正在就第二轮集采进行调研,与零售药店沟通制定集采目录,主要围绕国家第二批集采药品开展进行遴选,同时兼顾药店意愿,以求更贴合市场需求。从首轮药店集采的结果来看,平均降幅达到60%以上,基本与国家谈判价格一致。其中,部分品种甚至低于带量采购价,主要是由于部分厂家未能中标,为了争取零售市场份额而降价。
药店集采,全面铺开
众所周知,自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出台以来,多地已明确发文鼓励药店参与带量采购。
目前,除了广东,其他各地零售药店也都在积极主动“报团取暖”。例如去年,山东、浙江两省放开药店集采权限。今年到目前为止,贵州、云南等省带量采购落地相关文件,也把零售药店或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其采购主体范围。
据云南药品流通协会消息,2020年4月28日,第二批国家集采结果在云南正式落地。截至5月27日,采购交易专区的采购订单数量已达2097条,采购金额775.32万元。其中,零售药店采购量达53.51万元,消费者将可通过一心堂、健之佳等74个零售药店购买中选药品。
关于加入集采后药店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广州正康连锁大药房负责人吴洁萍告诉赛柏蓝,目前零售药店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医保通道打通和处方外流承接。就目前而言,零售药店是很难享受到医院处方外流的红利。尽管“定点药店药品销售价格按照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标准基础上适当加成”,但在市场竞争之下,价格低将更有竞争优势。此外,医保报销的问题也让很多患者优先选择医院。
业内人士认为,药店集采全面铺开是一个好的现象,这有利于药店经营的同时,也有利于消费者。将更多零售和医院价格相差大的产品、以及零售销量大的产品纳入药店集采,能为更未来更好地对接医院处方外流做准备。
机遇与挑战
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48.9万家零售药店,而广东省有超过5.4万家药店,是全国药店分布最多的省份。广东首次试水药店集采,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广东三医相关负责人对赛柏蓝表示,药店参与集中采购,有利于降低药品采购价格,提高药店的总体竞争力。通过集中采购,能够帮助药店梳理现有商品体系,更好的契合医院药房目录,为处方外流做好准备,加快推动医药分家,为后续可能到来的医保统筹做准备。未来参与国家集采的药企将会更多地把零售市场也考虑在内,价格竞争有望更加充分。
他认为,随着药店集采的推进,药企方面会存在价格压力,毕竟消费者会把药店的价格和医院的进行比较。由于降低采购成本,缩短药品流通供应链,降低用药成本原本就是是集采的目的,对于药企而言,如何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未来争夺药品市场核心关键。
对于零售药店而言,参与集中采购,可以帮助药店获得更多的价格优势,同时也有利于梳理商品体系。随着越来越多零售药店的加入,不参与集采的药店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对于加入集采的药店来说,通过集采减轻采购成本和降低价格,可以提高药店的生存能力,让更多的药店把精力集中到提升自身运营水平和服务上,让药店回归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