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ABO联盟成为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推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27  浏览次数:433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ABO联盟暨条件平台生物医药领域平台2010年年会”上获悉,2010年ABO联盟服务收入突破10亿元,其中国际订单突破50%,已成为支撑北京生物医药研发服务的重要力量。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伟光表示,研发服务带动生物产业创新已经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助力北京“G20工程”

    ABO联盟是2005年成立的中国生物技术创新服务联盟的英文简称,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生物医药创新服务的产业联盟。经过5年发展,已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同时,联盟也在北京大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水平。 

    去年4月,北京市启动了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暨“G20工程”,计划到2012年,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不含商业)突破1000亿元。在此基础上,再利用5年时间,将生物医药产业对北京GDP的贡献度提高至5%以上,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G20工程”的核心在于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全方位的支持措施推动重点生物医药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搭建一批国际化、高水平、规模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综合能力,为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去年,“G20工程”已先后认定两批“G20企业”共39家。据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泽工介绍,ABO联盟作为“G20工程”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承担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有5家ABO联盟成员入选“G20企业”,成为“G20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这一年,ABO联盟整合创新资源,打通了涉及生物信息学、抗体及蛋白制备技术、药物安全性评价、化学合成与制剂研发、诊断试剂及疫苗相关技术服务等产业链关键技术环节。同时,作为承担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载体,ABO联盟承接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化学合成与筛选、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新型药物制剂等全部10个CRO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同时,还承接了“生物新药开发和放大生产代工线”和“口服固体制剂代工线”建设等2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经过近1年的努力,北京圆满完成了生物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第一年的预定目标。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59.5亿元,其中研发服务业完成76亿元,约占整个产业的13.5%,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ABO联盟作为北京研发服务业的重要代表,2010年联盟成员发展到39家,在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专项的实施、北京市“G20工程”以及国内企业发展的同时,自身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也得到发展,服务收入大幅提高,2010年服务收入突破10亿元,其中国际服务收入达到5.4亿元,首次突破收入总额的50%。相比2009年,服务收入增长48.6%,国际服务收入增长184%,标志着联盟的服务能力已达到国际水平,也表明这种整合创新资源、集成技术、分工合作的服务模式,提升了研发效率和水平。   

    抱团出海打天下

    创新是生物医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的源泉。然而,研发成本不断攀升和效率问题深深困扰着制药企业。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药研发成本的进一步增加,制药企业不约而同地开始采取研发外包的方式,将研发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和工作外包给合适的研发服务(CRO)公司,利用CRO公司的优势减少研发成本,提高效率。 

    中国有大量高素质的研发人才、丰富的样本资源、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特别是北京,更是各种研发优势资源聚集之地,吸引了跨国制药公司纷纷在此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相关业务,这给北京的CRO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据了解,北京集中了国内大约1/3的CRO企业。2000~2005年,国内CRO行业呈井喷似发展,但众多CRO公司普遍规模较小,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价格战不断升级,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 

    ABO联盟的成立,改变了CRO企业过去单打独斗、散兵游勇的作战方式,整合了成员单位的优势资源,采取集体承担课题的模式,分工合作,协同作战。成立5年来,为200多个国内外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提供服务,其中70多个项目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并帮助最早一批中国企业将产品推进了美国的临床研究。 

    另一方面,我国CRO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各具优势。如何改变零散的业态,打造一站式研究服务的综合型CRO,是我国CRO参与国际竞争的重点所在。只有发挥集群效应,在国际竞争中才能彰显优势。ABO联盟过去1年中以北京为“名片”,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据张泽工介绍,2010年,ABO联盟以组团方式,借助北美生物技术大会(BIO)、欧洲肿瘤年会等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以及路演等方式,拓展北美、欧洲和日本市场,在加深世界各国对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认识的同时,吸引了广泛关注的目光,在提升联盟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联盟成员的业务也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市场的崛起正吸引跨国公司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中国来,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无疑成为全球重要企业的必争之地。随着跨国药企寻求将更多的药品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新兴市场销售,中国CRO公司将驶入快车道。抱团拓展国际业务,参与国际分工,在获得生存机会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将促进国内研发水平的提升。(医药经济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