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最新发现!疫苗成全球财富 不断研发的中和抗体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1  浏览次数:97

       中国新冠疫苗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卫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时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我国康希诺的重组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处于全球疫苗研发的第一梯队,日前已获得加拿大卫生部关于重组疫苗(腺病毒载体)“Ad5-nCoV”临床试验申请批准。

       另外,同属于疫苗研发第一梯队的Moderna的mRNA疫苗,也于近日迎来突破。

       mRNA疫苗大突破

       18日,Moderna公布了其新冠mRNA疫苗mRNA-1273早期人体试验数据:45位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最初8位产生了中和抗体,最小剂量(25微克)组在试验第43天时体内抗体水平与与病毒感染患者康复后抗体水平相当,而100微克组则“显著超过这一水平”,而且试验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最高剂量250微克组因为有志愿者发生严重注射点过敏和全身反应而将不在以后的临床试验中使用。

       mRNA-1273由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疾病研究所(NIAID)和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合作开发。该疫苗不含冠状病毒,而是以mRNA为主,指导人体产生类似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以期引发免疫反应,同时防止感染。

       mRNA疫苗相较于传统疫苗,最大的优势是速度,另外,也不需要附加佐剂,安全性好,生产工艺相对便捷,可以大规模批量生产,赛诺菲、复星医药等在mRNA疫苗领域均有布局。

       不断被开发的抗体

       登上热搜的中国团队

       5月18日,美国《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一对非竞争性人源中和抗体可阻断COVID-19病毒与其受体ACE2的结合》的论文,表示他们发现了2种可有效阻断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抗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研发。话题一出,即冲百度热搜榜首!

       不断被开发的中和抗体

       在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研发上,国内也有多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开展研究。北京科研的金三角(清华、北大和中科院)也分别与企业合作,中科院与君实生物合作、清华大学与腾盛博药合作、北京大学与义翘神州/药明生物合作等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了治疗性的候选抗体。另外,济民可信、信达生物、成都盛世君联等也在自家平台上开展研发。

       在此之前,华人创办的创新药企Sorrento Therapeutics也宣布自己找到了一种能够阻断新冠病毒与细胞结合的抗体,并且在实验室中被证明100%有效。100%有效,究竟是股价炒作还是确实如此,静待文章正式发表后的数据披露。

       那备受关注的中和抗体究竟是什么?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外壳上有刺突状的S蛋白。新冠病毒入侵细胞时,S蛋白与人体细胞的表面受体ACE2结合,随后进入细胞,在细胞内被转录酶复制,重新组装成大量新病毒,又继续感染其他细胞,从而攻陷人体。

       简单来说,要想阻止病毒细胞复制,就需要有一款物质能阻断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说的不好听点就是给病毒另找一个对象,这个“对象”率先与病毒结合,让细胞落单,进而也就不能感染细胞,危害人体。这个“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和抗体。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使用的血清(浆)疗法,本质上就是一种抗体疗法。

       要注意的是,中和抗体不是疫苗,疫苗是使用抗原(细菌/病毒)刺激人体细胞,诱导人体细胞产生抗体;而中和抗体治疗则是直接注射开始发挥作用。

       综合来看,优质中和抗体可以用于新冠肺炎治疗,且更安全,针对性更强,也可以用于短期预防,即便疫情持续和反复,这种类似药物的中和抗体也会比血浆疗法更有效。

 
关键词: 疫苗 , 中和抗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