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3月26日讯 最近,50多位医药代表被裁撤......
某国内药企解散一产品线
据医药招聘消息,近日,一国内药企发布通知称,因经营情况,解散一产品线,裁撤50多人。
上述公司发布通知称,综合考虑xx产品医院销售业务经营情况,基于经营战略的考虑,现决定如下:
1、公司即日起停止xx业务,并不再经营。
2、撤销公司xx产品事业部销售团队所有岗位建制,公司会依法做好该团队人员的安置和处理,依法变更或解除相关人员的劳动合同。
据透露,该公司还有其他科室的产品,目前就一个产品线解散,总共50多人,目前还在谈赔偿阶段。
有涉及人员表示,这次裁员来得很突然,HR态度强硬,只给N+1赔偿。另外,除了50多位医药代表将被裁撤外,多位领导也已经离职。
当下,大家除赔偿问题外,还担心2019年部分费用和2020年的费用,不知道该怎么报回来。
就这一问题,赛柏蓝特约撰稿作者Joe哥对赛柏蓝表示,垫费用这个问题无法避免。外企也存在垫费用的问题,不过外企垫资少,回款快,主要是一些餐饮费用。而有些经销商可能回款较慢,且垫资额大而复杂。就垫资这个问题,短期只能适应,比较难以改变。
多种原因,促人员裁撤
就此,有业内资深人士对赛柏蓝说,医药代表在做一些临床拜访活动的过程中,涉及的费用,公司支付会有一定的延后性。这时,一旦面临裁员,药代在和公司商讨赔偿方案时,会比较被动。
确实,据赛柏蓝了解,药企和雇员以及下游经销商之间,因为垫资回款等问题引发的纠纷不少,尤其是在裁撤团队期间,这个矛盾的爆发更加集中。
就这条消息,赛柏蓝向多位业内人士了解了情况。
一位医药企业推广经理对赛柏蓝表示,一个产品线50多人,如果是全国范围,规模不算大,可能是小众科室或是招商分销的公司,当然,也可能是区域市场。而且从人事经理的配备和赔偿方案来看,应该是比较正规的医药企业。
该推广经理进一步对赛柏蓝说,目前有不少医药推广公司,仍然很不规范,自身的生存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旦裁员,员工的权益几乎无法得到保障。面临被裁撤,员工还是需要想法设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药企在通知中提出,考虑到产品的医院销售业务经营情况,故做出解散销售团队的决定。
就此,一位药企推广经理对赛柏蓝说,医院代表的工作往往是由产品在前端的销售表现决定的,如果产品在医院销售的好,公司可能就会大量的招人,反之,如果产品在市场的推广遇阻,裁撤产品线的情况就可能会出现。
而且药企产品线人事变动的原因很多,除产品市场销售不理想外,产品线合并,遭遇或即将遭遇国家集采,产品走到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推广任务基本完成,产品过于老旧,企业选择放弃等情况都可能使得公司做出调整人事配备的决定。
多科室产品或受疫情影响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赛柏蓝表示,上述药企裁撤销售团队的消息,在业内之所以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主要是由于发生在新冠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由于药企经营活动受影响,第一季度的业绩多不理想,不少医药从业人士对于自身的职业前途有担心和忧虑情绪。但是综合来看,该药企裁撤销售团队,可能还是因为其自身内部的情况,和疫情的关系不大。
尽管如此,居安思危,药企的经营活动走向如何还是值得高度关注。
疫情之下,医药企业的主要市场公立医院的患者源,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近日,艾昆纬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三级医院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分别下降73%和82%,二级医院的病房受影响相对小,住院患者维持在疫情发生前的46%,接近一半。
从不同科室来看,五官科、老年科、儿科、骨科等接待轻症患者的科室患者量下降均超过90%以上;急诊、感染、呼吸科这些与疫情相关的科室的患者量下降幅度小于其他科室;肿瘤科和以慢病患者居多的科室(如心内科,内分泌科,神内科)的患者量也高于其他科室。
新冠疫情作为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作用于医药行业,还是通过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启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数据显示,肿瘤和慢病需求是刚需,轻症用药则较容易受冲击。
重新回到上文多位医药代表被裁的话题,不是所有公司都是最佳雇主,大家还是记得,要在能力范围内,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