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3月25日讯 3月18日,由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领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领衔的医疗科研团队研发的化湿败毒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的首个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临床批件。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有3个抗病毒药物和3个治疗肺部损伤的药物拿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件。这3个抗病毒药物,分别是化湿败毒颗粒、瑞德西韦和法匹拉韦。
化湿败毒颗粒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门针对新冠开发的新药,它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意义重大。化湿败毒颗粒能够抗击病毒,消除炎症,提高免疫力,在武汉新冠病人救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黄璐琦院士介绍,化湿败毒方,是“边救治,边总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它能够抗击病毒,消除炎症,提高免疫力。
通过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研究员合作的一项生物信息学研究我们发现,化湿败毒方构成的14味药中有10味药与病毒的Mpro及Spike蛋白有结合力,其余4味中药主要体现在对免疫、炎症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化湿败毒颗粒组成
化湿败毒方传承了中医理论的精华,由多个经典名方化裁而来。具体来说,在前场,针对病毒主要感染的肺部,主要选取了麻杏甘石甘汤、宣白承气汤中的部分药物,起到了宣肺清泄,疏散上焦的作用;在中场,则选取达原饮、藿香正气散中能够化湿和胃的药物,从而起到斡旋中焦的作用;在后场,主要任务是活血解毒,所以主要选取来自桃仁承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的药物,通达下焦;针对临床解剖所反映出来的新冠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害,化湿败毒方还有针对性地加强防守力量,增强机体抵抗力,因而选取了起到补气扶正、调理气血的黄芪赤风汤、玉屏风散。
涉及14种药材中哪些原药将受到影响?
化湿败毒颗粒中用到的中药有苍术、黄芪、厚朴、大黄、苦杏仁、石膏、赤芍、麻黄、葶苈子、甘草、半夏、茯苓、草果、藿香。中药材天地网自疫情发生时就一直监控相关药材行情波动。上述14个药材中除了苍术因野生资源储备量紧缺涨幅较大以外,其他品种的价格虽有波动但都不明显。
若后期化湿败毒颗粒通过临床试验大批量用于疫情防治中,相关药材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行情是否会迎来新的生机?
1、 苍术野生资源紧缺 行情仍会在高价位运行
苍术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种,品源相对复杂。常见苍术分为北苍术、茅苍术、关苍术。茅苍术品质优于北苍术,北苍术品质远高于关苍术。茅苍术价格较高,主要出口到日本。市面上主要流通的是北苍术及关苍术。北苍术以野生资源流通市场,关苍术主要是黑龙江及进口居多,虽药典未收录,但市场流通量仍然不小。
但这一两年药厂对于品源、质量要求较高,很多要求不再收购价格较低含量也较低的关苍术。北苍术成为支撑整个需求的主力军。北苍术野生资源逐年枯竭,家种虽然有种植,但技术尚不成熟,年份超过三年含量基本达标,但外观发生变化。故而市场上仍然以野生货源支撑市场。
疫情发生后,北苍术的行情迅速从110元涨至150元的高价。近期随着货源流通正常,价格稳定在145元上下的价格。野生资源逐年枯竭,产区大面积发展家种苍术。随着种植技术改进,将来家种资源有成为支撑市场流通的趋势。
根据天地网信息站商家反馈,受到疫情影响,苍术种子由年前100-110元/斤的价格涨至140-150元/斤的价格,育苗也由年前0.25元/株涨至0.35元/株,看似只涨了0.1元的价格,但生长成本就要提高约20%。这个影响不得不说是巨大的。
内蒙产区家种光统货价格也由年前80元(公斤价,下同)涨至时下100元的价格,在高价位刺激之下,农户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近期购买种子、种苗的商家越来越多,河北、东三省、内蒙古、陕西、山西均有不少商家采购。
前几年野生移栽的苍术基本在19年秋季采挖时挖起,20年春季采挖农户在高价刺激下,至少有70%的在地面积会起挖。故而今年苍术不会出现无货可用的窘境,行情仍将在高价位中震荡运行。
今年种植面积有大面积增加的趋势,但苍术种植周期在三年以上。并不能保证未来三年行情一直在高价位运行,家种货大量上市冲击市场行情有大幅下滑可能。农户切勿盲目跟风种植。
2、 黄芪、甘草、半夏、大黄行情微扬 种植面积波动不大
黄芪年前毛条售价在12-14元之间,时下售价在13.5-14.5元之间,各规格片子都有2-3元的上扬。但产区及市场可售货源暂丰,需求量增加,供需关系也不会有太大改变。故而黄芪行情看稳。
大黄受到疫情影响,物流开通后,价格在原来基础上有1-2元的涨幅,波动不算太大。甘肃礼县大黄统货售价自25元上下,好货售价在29元上下。
甘肃产区,2014-2016年价格低迷,产区农户弃种现象普遍。随着陈货库存的消化见底,17年开始行情稳步上扬。农户又开始种植,种植面积上面有很大的增加。18年价格已经突破了历史价格,加之政府大力扶植大黄种植,基地、合作社大面积扩种,种植面积登上了新的高峰。
湖北产区,政府扶持种植面积本就很大,17年后大黄开始涨价,当地农户自发扩大种植面积。当地已经连续两年扩种。2019年采挖的是2016年种植的大黄,2020年采挖的是17年种植的大黄,种植面积要大于16年。故而产量不会低于19年的产量。
两大产区种也将逐步迎来丰产年,所以大黄后期因缺货导致价格上扬可能性不大。在需求量增加的前提下,预计价格会平稳运行。
半夏年前价格保持在83-84元的价格,年后随着货源消化,价格涨至88-90元的价格。不少持货商看好后市行情,惜售心理较强,这也是半夏后期上涨的重要原因。甘肃、湖北产区种植已经完成,据商家反馈,今年种植面积没有太大变化。
甘草行情整体波动不明显,0.4片子售价9-10元,0.8片子售价15-18元。甘草是用量过万吨的大宗品种,新疆、甘肃等地基本上属于习惯性种植,需求量没有大幅度提升的前提下,供需关系很难有大的改变。
3、 麻黄、葶苈子、苦杏仁变数太多 后期值得关注
麻黄是毒麻类药材,受到政府管制。产区经营需要政府开具证明,市场经营需要相关部门办理手续。所以麻黄的经营商相对比较稳定。
疫情发生后,因物流不通,价格基本没有变化。全草统货售价11元,切段货售价13元,纯根包含量货售价15元。
葶苈子,多年低价,种植的很少,野生货又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19年产量不大,加之历史库存消化,价格有缓慢上扬的趋势。疫情发生后,物流不同,价格相对坚挺,净货售价在5.7-6元之间。
五月中旬葶苈子就能产新,货源能得到有效补充,行情不具备大涨可能。
苦杏仁,行情一直相对比较稳定。疫情发生后也没用太大波动,主要是因为有库存支撑。统货售价在30-32元之间,时下杏花已经陆续开放,但四月份很容易发生倒春寒,产量容易受到影响。但种植面积大增几乎不可能。
除此以外,赤芍有野生资源主供市场,家种也有发展。资源分布交广。影响现在还不明显。
广藿香是受疫情影响行情波动较大的品种,价格由年前的12元涨至22元的价位。广藿香作为抗病毒品种需求,被大量用于抗疫消耗,无论是制药企业生产投料还是饮片厂销售,又或者是产区及市场的经销商,各自的库存都已被拉得较空,接下来不管是企业补充库存还是商家继续备货维持经营,市场还会继续迎来一波强劲的拉动。所以,广藿香近期在减产、库存薄弱、疫情突发被大量需求的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时来运转,行情升至高位,预计在2020年产新之前,广藿香的社会货源将会供不足需,后市如何变化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