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3月3日讯 是救命,不是续命
救命的ECMO,全国仅400台
根据长江日报2月29日消息,经过长达9天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抢救,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名50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挽回了生命。
其实ECMO进入大众视野,是从李文亮医生一事开始。
据武汉协和医院一名医生表述,2月6日晚21时30分左右,李文亮停止了心跳,后来一直使用ECMO(人工膜肺)进行抢救。
ECMO在本次疫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湖北省成功救治的首例患者就是用ECMO。
根据央视新闻网消息,1月22日下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使用ECMO设备成功救治1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男性,53岁),属湖北省首例。
2月25日,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赴中国考察专家组组长艾尔沃德感叹:“如果我感染了,希望在中国治疗,一家中国医院有5台ECMO,欧洲都没这个水平。
但事实上中国的ECMO数量并不多,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仅有260家医院可以做ECMO,全国ECMO数量仅有400余台。
近日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公布的三批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目录中,都重点提到ECMO,但目录涉及的生产企业只有5家,其中4家是跨国械企,1家是规模不大的国内械企。
全国紧缺的“救命稻草”
ECMO即移动心肺仪,又称人工肺,是体外肺膜氧合的简称,即把血液从人体引流出来后,在体外进行氧合后再回输到体内,起到替代正常肺功能的机器。
ECMO通过替代正常肺的功能,可以让肺充分休息,有时间去恢复。等肺恢复好后,能够重新为我们的肌体所使用的时候,ECMO就可以撤下来。
据了解,ECMO 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短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这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也被称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
对于相关经营企业,赛柏蓝器械查询企查查发现,经营范围包括ECMO的国内企业数量为0;查询国家药监局信息显示,国内械企无ECMO的相关注册信息。
近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目录显示,美敦力、迈柯唯、理诺珐、费森尤斯以及天津汇康可生产ECMO。
其中只有天津汇康是国内械企,其他4家全是跨国械企。
赛柏蓝器械查询企查查显示,天津汇康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本200万元,人员规模小于50人。公司官网显示产品包括人工心肺机、热交换水箱以及心脏固定器等。
国内ECMO主要还是由跨国械企供应。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研究报告,迈柯唯、美敦力和理诺珐是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市场的前三名。
2015年,仅是这三家公司就占据全球ECMO设备市场65% - 70%的份额,我国400余台ECMO大多由上述三家跨国械企生产。
400余台应对国内疫情明显不足,ECMO的紧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医院需求小、使用费用高昂、上游原料短缺。
紧缺的三大原因
第一,医院需求不大,疫情之前,ECMO还只是小众设备。
根据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协会数据,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260家医院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中心开展ECMO治疗,而2004年还只有22个ECMO中心。
2018年中国ECMO使用总例数为3923例,较2017年2826例增加 38.8%,而2004年仅为23例。2018 年我国开展ECMO辅助例数最多的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 例。
此外,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购买ECMO设备数量不多,1台为标配。
第二,使用费用高昂,ECMO开机最低5万元。
国内ECMO 开机启动费用包括耗材费用、人员费用以及附属的检测、药品、设备更换等费用,5万元起到几十万不等,国外部分地区开机费用高达10万美元。
据了解, ECMO的采购成本偏高,一台固定设备价格在100~300万元之间,开机过程中的耗材费用也格高昂。
如一个耗材套包,包含离心泵头、管道和膜肺,耗材套包视病人情况看是否需要更换,一般不用更换,价格3-6万元不等;另外每天还会产1-2万元费用,涉及设备安装、设备撤离等。
华西证券研报显示,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的ECMO材料价格,单一膜肺产品3200~4500元,ECMO体外循环包34200元。而浙江省的耗材价格几乎接近全国最低。
第三,ECMO上游原料产能紧缺,全球仅一家企业能生产。
ECMO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其原材料中最核心的部分为承担血液氧和的膜肺,内部由中空微孔纤维膜丝构成,
PMP(聚 4-甲基 1-戊烯)材料性能优异,被公认为"膜肺氧合器"的最优介质。
但目前,该材料只有3M公司旗下的Membrana公司能独家供应,因其产能紧张,导致下游ECMO企业产能受限,同时价格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