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医改办信息组组长、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副司长姚建红今日指出,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办做大量工作,改革提高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指标就是实现群众县内的就诊量到90%以上,这既要靠医保的引导,又要靠我们的服务吸引老百姓。”
卫生部官员及相关专家今日上午做客中新网,就当前医改热点,及医患关系等话题进行解读,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在年初举行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稳妥有序地革除以药补医弊端”的公立医院改革目标,并提出“今年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就该项目标的进展情况,姚建红指出,“这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
姚建红称,按照国务院要求,今年要专项全面推开,十二五期间有三项重点工作,第一个全民医保,第二个,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第三个公立医院改革。
姚建红提到,“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办做了大量工作,近期可能要发一个文件,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意见,原则就是要上下联动,做好分工协作,要抓住两个关键点,第一个,要革除以药补医的弊端。第二个,落实医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以这两个作为切入点,提高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指标就是实现群众县内的就诊量到90%以上,这既要靠医保的引导,又要靠我们的服务吸引老百姓。”
“在十二五期间,城市也要推进这个改革。”姚建红指出,“像北京儿童医院、朝阳医院都要开展相关的试点,也在朝着这个综合改革的目标努力,但是困难是非常大的,比如说大医院要取消以药补医的机制,怎么样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怎么样保证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这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延中称,最大的难题是国家医疗服务提供方面,民间和社会服务力量不足。“因为公立这一块,不管是政府补助到位不到位,但是从舆论上和百姓的感觉上都认为,这是政府应该提供的服务。但是,政府提供的服务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立医院应该是主体,但是其实很多卫生服务是可选择的卫生服务,而可选择的卫生服务没有替代,或者是我们现在能够提供这样的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太少,人员太少,或者是医疗服务水平比较低,老百姓不信任它。”
王延中建议,使大医院真正地成为医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样一个指导、交流、支援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作用,而不是简单地替代中小医院的门诊服务的角色。
王延中表示,怎样使社会资本、社会力量真正地能够发挥在医疗服务领域当中的重要地位,减少公立医院的压力,必须有替代的力量,这应该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中国新闻网)